中醫(yī)古籍
  • 天麻的藥用

    天麻,又名赤箭、定風草、水澤芋等,是我國特產(chǎn)的名貴中藥材,早在2000多年前,人們就已懂得用它入藥治病。其性平味甘,功能平肝息風、通絡(luò)止痛、祛風除濕。是中醫(yī)臨床用以治療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最常用的藥物。在民間,更被看成是醫(yī)治頭昏的靈丹妙藥。

    天麻入藥是它的地下塊莖,鮮品有些象土豆,干品是長圓形,略扁平,外表色黃皺縮,略透明或半透明,有點狀突起連成的橫紋。一端有殘留的莖基或見棕紅色的枯芽,另一端有圓臍狀的疤痕。質(zhì)地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好象有磁光。味道微苦帶甜,嚼起來發(fā)脆,水浸后帶粘性。

    天麻治病講對癥,通常屬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眼花昏黑、天旋地轉(zhuǎn)、頭重腳輕、面色通紅、口苦、苔黃、舌紅,方可選用天麻,并宜配以鉤藤、石決明等,才能發(fā)揮天麻治眩暈的良好作用;反之,對于肝火旺,氣虛血虛所致的眩暈,天麻是無能為力的,因為天麻不具有補氣補血的功能。此時常見患者面色蒼白、口唇及指甲淡白、神志倦怠、不思飲食、心悸、氣短等,如服天麻,不僅達不到治頭暈的目的,且可加重病情,欲益反損。因受精神刺激,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而引起的眩暈,也用不著服用天麻,只要精神狀態(tài)恢復(fù)正常,眩暈也就自然消除。

    天麻的主要成份是天麻苷和香莢蘭醇,在煎煮或燉蒸的過程中,往往由于溫度高、時間長,會使其有效成分大大揮發(fā)損失。為盡量減少加熱過程中的損失,應(yīng)將天麻研碎或磨粉吞服或沖服。

    天麻用于食療,在注意煎煮或燉蒸不能時間過長,最好是在食物做熟后,再放入天麻,攪勻稍加熱服用,這樣能較好的保留天麻的主要成分。

    下面介紹一些天麻的用法:

    1.天麻弼:天麻15g,陳皮9g,粳米100g。共入鍋煮粥,加白糖服食,一日分2次服完。有祛痰開竅,平肝息風的功效。

    2.天麻湯:天麻9g,丹參20g,桑寄生15g,菊花、牛鉤、鉤藤各10g。水煎分2次服完,每日1次,連服1-2周??芍胃哐獕?、冠心病、神經(jīng)性眩暈、耳鳴等。

    3.天麻羹:天麻5g,豬腦1個及鹽、味精各適量。共入鍋文火燉煮,調(diào)成稠羹即食,有祛風止痛,醒腦補髓的功效。

    4.天麻飯:天麻10g,雞肉30g,胡蘿卜50g,香菇2個,均切成小塊,加入大米100g。共入鍋煮熟,加白糖、醬油、黃酒服食,有健腦強身,鎮(zhèn)靜安眠的功效。

    5.天麻飲:天麻12g,陳皮9g,茯苓15g,水煎后去藥汁,加白糖飲服,有平息肝火,健腦益胃的功效。

    6.天麻煲:天麻12g,豬尾2條,火腿肉適量。均切小塊,共入鍋煲燉,加白酒、生姜、鹽、味精等調(diào)味食用。有補益正氣,通絡(luò)止痛的功效。

    7.天麻酒:天麻30g,枸杞50g,牛膝30g,杜仲20g,羌活15g。均切片,放入白酒,浸泡7天,每次飲1小盅,每日2-3次,適用于半身不遂,風濕痹痛,坐骨神經(jīng)痛,慢性腰腿痛等癥。

    天麻的藥用價值

    一、天麻的名稱:天麻,原名赤箭,始載《本經(jīng)》,宋代《開寶本草》始收載天麻之名。明代《本草綱目》中將二者合并稱“天麻赤箭”。別名明天麻,還有神草(吳普本草)、獨搖芝(抱撲子)、定風草(藥性論)、合離草、離母(圖經(jīng)本草)之稱。日本人稱之為鬼箭桿、仙人腳等。

    二、我國古代醫(yī)藥文獻對天麻的評價 天麻在我國一些古代醫(yī)藥文獻中都給予了高度評價。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就把天麻列為上品。明代杰出的醫(yī)藥學(xué)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歷代書籍中關(guān)于天麻功效的論述作了總結(jié)歸納:天麻“辛,溫,無毒。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消臃腫,下肢滿,寒疝下血。主治風濕,四肢拘攣,癱瘓不遂;小兒風痛,驚氣,助陽氣,補五癆七傷;風虛眩暈頭痛,通血脈,開竅。服食無忌等”。

    三、天麻的藥用價值 在我國,天麻入藥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的藥物作用有:

    1、鎮(zhèn)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對三*神經(jīng)痛、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腦血管病頭痛、中毒性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等,有明顯的鎮(zhèn)痛效果。近年來,經(jīng)一些醫(yī)療單位1000多例患者的臨床試用,有效率達90%。

    2、鎮(zhèn)靜作用:有的醫(yī)療單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療神經(jīng)衰弱和神經(jīng)衰弱綜合癥病人,有效率分別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樞興奮作用,還有加強戊巴比妥納的睡眠時間效應(yīng)。

    3、抗驚厥作用:天麻對面神經(jīng)抽搐、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癲癇等的一定療效。還有緩解平滑肌痙攣,緩解心絞痛、膽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壓作用:天麻能治療高血壓。久服可平肝益氣、利腰膝、強筋骨,還可增加外周及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顯著增強記憶力的作用。天麻對人的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明顯的保護和調(diào)節(jié)作用,能增強視神經(jīng)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飛行人員的腦保健食品或腦保健藥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療老年癡呆癥,有效率達81%。

    四、人工栽培天麻與野生天麻質(zhì)量比較研究 長期以來,對于人工栽培天麻與野生天麻的品質(zhì)(藥理作用)有不同看法。為此,南京中醫(yī)學(xué)院莊毅作了專題比較試驗研究(發(fā)表于《中國食用菌》第9卷第五期)。試驗結(jié)果表明(摘抄):

    1、藥理作用

    (1)家兔腦血流對比。耳靜脈給藥,0.24克/公斤,家兔腦血流圖波幅度變化相同,都引起波幅降低,提示有收縮血管降低血流量的作用。栽培天麻的波幅下降更明顯,比值幾乎大一倍。

    (2)小鼠腹腔給藥,10克/公斤,與戊巴比妥納有明顯的協(xié)同作用,二種天麻間無明顯差異。

    (3)戊巴比妥納影響小鼠睡眠,劑量5克/公斤,均能延長睡眠時間,效果無明顯差異。

    (4)二種天麻注射液,1克/公斤給藥,對狗頸內(nèi)動脈阻力有明顯降低,降低血壓,二者間無明顯差異。

    (5)對大鼠腸系膜微循環(huán)影響,1克/公斤給藥,均能擴大腸系膜微動脈管徑,增加血流量,二種天麻間無明顯差異。以上證明二種天麻的藥理作用相同,在家兔腦血流試驗中人工栽培天麻作用較強。

    2、臨床療效

    (1)材料:二種天麻注射液;劑量:0.12克/2毫升;時間:每一療程30天。

    (2)方法及結(jié)果:質(zhì)量鑒別的根本在臨床效果。經(jīng)過四家醫(yī)院臨床驗證共433例,證實栽培天麻對眩暈綜合癥、血管性頭痛、中風后遺癥、神經(jīng)衰弱等疾病有良好療效,總有效率達83.3%-74.5%,眩暈綜合癥療效最高。各項試驗都證實栽培天麻不亞于野生天麻。通過一系列試驗總的看來,人工栽培天麻在細胞內(nèi)多糖顆粒含量、天麻甙(天麻素)含量及影響家兔腦血流波幅下降等方面較占優(yōu)勢,而在折干率及醇提取物含量方面野生天麻稍高。天麻治頭痛配方摘抄1、天麻川芎丸 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②用法: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服9克,食后細嚼,茶酒任下。③主治:偏正頭痛,眩暈欲倒。——摘自《元·御藥院方》

    2、川芎天麻茶 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葉適量。②用法: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③主治:具有熄風止痛功效。主治偏正頭痛及首風眩暈?!浴侗静菥V目》

    3、天麻川芎茶 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將上四味藥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飲之。③主治:滿頭作痛?!浴对び庒t(yī)方》

    4、天麻洗藥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風4.5克,葛根4.5克,金銀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②用法:水煎,洗之。③主治:前額頭痛?!浴肚濉す饩w皇帝醫(yī)方》

    5、天麻祛風清上洗藥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風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葉6克,甘菊4.5克。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③主治:偏正頭痛,頭目昏重等。——摘自《清·光緒皇帝醫(yī)方》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好,這個糖尿病,我們中醫(yī)把它叫做消渴,本質(zhì)上來講,它是以陰虛為主的一系列并發(fā)癥。那么有肺陰虛,胃陰虛,腎陰虛等等,那么總的來說是以氣陰兩虛為主的這么一系列的癥狀表現(xiàn),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藥,或者已經(jīng)開始扎胰島素了,但是這個血糖始終降......
  • 咱們這個人體,就好像大樹一樣,陰是什么?陰指的是陰液,就是我們體內(nèi)的水液,氣屬陽,水屬陰,那陰虛就是說我們的體內(nèi)的水少了,就像大樹一樣,如果雨水少了,首先會表現(xiàn)出什么呀?就會表現(xiàn)出枝葉干枯,葉黃了,枝干變脆了,樹葉上的水分變少了,表現(xiàn)到人體......
  • 大家好,中醫(yī)講的痰,通常痰濕并稱,首先是有濕,濕聚成痰,那么濕和痰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主要是跟肺,脾,腎三臟有關(guān),我們常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腎為生痰之根。痰濕的形成跟這三個臟腑的功能異常有很大的關(guān)系。我們最常見的,就是肺部生痰,肺部......
  • 大家好,到了秋天了,秋天當令的邪氣,是以涼,燥為主,那么從陰陽五行的角度來說,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腎,那肺屬金通秋涼,秋燥,所以這個秋的涼氣和這個燥性,特別容易侵襲肺部,那最近我也發(fā)現(xiàn)周圍的一些親朋好友啊,還有這個病人,這一波兒感冒的病人比......
  • 中醫(yī)常講呢,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就是胖的人呢多痰濕,瘦的人呢多陰虛火旺,瘦的人怎么吃也吃不胖,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是因為脾胃虛弱,吸收營養(yǎng)條件不行,吃完了之后吸收不了。所謂的瘦人多火呢,是指陰虛火旺,胃陰虛虛火旺盛導(dǎo)致什么呀?消谷善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