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脾胃氣虛食療方-茯苓大棗山藥粥

    〖 原 料 〗: 獲苓20克,大棗10克,山藥2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 做 法 〗: 大棗去核,與茯苓、山藥、粳米同煮成粥,加適量紅糖調(diào)味即可。

    〖 用 法 〗: 分3次佐餐食用。

    〖 作 用 〗: 健運脾胃,滲濕止瀉。小兒脾胃氣虛、食少便溏、體倦乏力者可經(jīng)常食用。

    〖 評 注 〗: 茯苓甘平,淡滲利水去濕,補脾益胃,與山藥、大棗佐用,藥性平和,滋補脾胃,除濕止瀉之功更著。

    附:其他相關食療方

    1、治脾胃氣虛、術后體弱、飲食欠佳:胡蘿卜500克,生魚1條 (約300克),豬瘦肉100克,紅棗10枚,陳皮1片。將全部用料放入鍋內(nèi),武火煮沸后,文火煲半小時,調(diào)味佐膳。

    2、參棗糯米飯:糯米250克加適量水,蒸成飯,倒扣盤中;黨參、大棗鋪在糯米飯上面,藥汁中加入白糖50克煎濃汁倒在糯米飯上即可食用。有健脾益氣作用,適用于體虛氣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腫等癥。

更多中藥材
  • 一提到中草藥,很多人都說自己是“藥盲”,往兩個看起來十分相似的字或詞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見的千金子與水稻的區(qū)別就讓我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的種子;又名千兩金,有逐水退腫,破血消癥,解毒殺蟲的功效;......
  • 我們中藥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莖等,也有很多是化學合成的物質(zhì),但還有一種,就是植物的種子,比如說火麻仁,火麻仁,中藥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種子,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圓形,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有微細的白色或棕色網(wǎng)紋,兩邊有......
  • 火麻仁這個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不是特別清楚它,那么應該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癮的大麻,是不是說的有點可怕,它其實為??浦参锎舐榈母稍锍墒旆N子,別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線麻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后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樣東西上的不同部位,它們的作用可能不同,像烏柏根的皮,烏柏苦、微溫、有小毒,有殺蟲、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烏柏根的皮用于水腫脹滿,有瀉下逐水的功效,對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烏柏根......
  • 家里老人幾乎都有風濕病,每年都會幫他們買不少可以減少風濕疼痛的藥,吃的藥丸,貼的膏藥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藥,每次去中藥店選配藥材時,中醫(yī)們往往會加入一種叫紅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藥草,這2種藥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藥量上面會有一定的差異,京大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