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辣蓼

    拼音注音Là Liǎo別名

    辣蓼草

    來源

    蓼科蓼屬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 hydropiper L.,以全草入藥。全草四季可采,根和葉隨時可采,曬干。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用于痢疾,胃腸炎,腹瀉,風濕關節(jié)痛,跌打腫痛,功能性子宮出血;外用治毒蛇咬傷,皮膚濕疹。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橙皮拼音注音Chénɡ Pí別名黃果皮、理陳皮(《滇南本草》)。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剝下的果皮,曬干或烘干。性狀完整果皮呈瓣狀,略似陳皮,但較厚實,厚者可達2~3毫米。外表金黃色,粗......
  • 拼音注音Chénɡ ěr別名黃木耳來源藥材基源:為銀耳科真菌橙耳的子實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emella cinnabarina(Mont.)Pat.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闊葉樹倒木的樹皮上。資源分......
  • 拼音注音Chénɡ Huánɡ Yù Fènɡ Huā別名飛花羊、雞母蟲藥英文名all-grass of Redclawed Habenaria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橙黃玉鳳花的塊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a......
  • 《全國中草藥匯編》:檫樹拼音注音Chá Shù別名楓荷桂[廣東]、獨腳樟、天鵝楓、梓木[江西]來源為樟科檫木屬植物檫樹Sassafras tzamu Hemsl. [Pseudosassafras tzamu Lecomte; P. lax......
  • 《中藥大辭典》:殘槁蔃拼音注音Cán Gǎo Qiánɡ別名楠木根(《南寧市藥物志》),大疳根(《廣西藥植名錄》)。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樟科植物潺槁樹的根、根皮或樹皮、葉、種子。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疏林或灌叢中。分布廣東、廣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