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為什么服用藥膳應對癥

    近年來,食療藥膳在國內十分流行,酒家、飯店紛紛結合時令推出花色品種繁多的系列藥膳,一時吸引了大量食客。就連平時很少上餐館的老年朋友,也在家里做起了黃芪燉雞、杜仲腰花等。人們在津津有味品嘗藥膳的同時,似乎忽略了一點:藥膳也是一種治療手段,必須對癥選用。

    一般說來,可作為食物療法的藥膳有三類:一類如生姜、桂皮、茴香、胡椒、甘草等,這些既是藥物,又是傳統(tǒng)的調料;另一類是蓮子、百合、藕節(jié)、薏米、紅棗、山藥、黑芝麻等,這些既是藥物,也用來作為食物;還有一類是動物臟器,如雞肝、豬腎、牛心等,根據(jù)中醫(yī)以臟補臟的原理,這些食物兼具藥物功效。而作為中醫(yī)食療藥膳中的藥物則有著嚴格的數(shù)量和劑量限制不能一味地貪多。然而目前許多酒店、餐館推出的藥膳菜譜,不僅遠遠超過上述藥物的范圍,而且在既不懂醫(yī)又不懂藥的情況下,擅自加大藥物的劑量。

    祖國醫(yī)學認為:“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都有其性味、歸經、主治和用量禁忌,如果不講寒熱虛實,不辨體質盛衰,不論是否有慢性疾病,對任何藥膳一概食之,豈非自尋不測?

    藥膳作為祖國醫(yī)學的瑰寶,數(shù)千年一直深受人們的青睞。藥膳應掌握其配伍原則。據(jù)季節(jié)、氣候和地域的不同,適時推出。食客們也應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條件、病情等對癥食之,才能真正達到治療健身的目的。

更多中藥材
  • ?抑郁癥是什么?過去常被稱為神經衰弱,屬于輕度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緒會出現(xiàn)障礙,導致身心失衡,情緒會繼續(xù)抑郁,對事物失去興趣或動力,思想會變得消極,從而影響正常的社會生活。抑郁癥的定義是:患者持續(xù)兩周以上,有五個或五個以上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癥狀......
  • 脾胃護理。中醫(yī)認為,脾胃是后天的基礎,是氣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運輸水液。水分的產生不僅與脾胃密切相關,而且最容易對脾胃功能造成損害。因此,風濕病患者必須照顧好自己的脾胃,平時要避免暴飲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膩、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貪涼喜冷。......
  • 夏天屬于火,與心相對應,所以夏天要注意心靈的調理。《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指出:“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氣和,保持快樂快樂的心情,讓胸懷寬廣,精神飽滿。對待外界的東西要像含苞待......
  • 第一個提倡早上脈搏的是《黃帝內經》中的“脈要精微”篇,其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边@段話的翻譯是:脈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時人們沒有工作,陰氣沒有干擾,陽氣沒有消散,飲食......
  • 如果白天經常出汗,稍有活動就會加重,稱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氣虛引起的。常表現(xiàn)為氣短乏力、身體疲勞、易感冒、面白少華,或伴有畏寒等癥狀。如果你在睡覺時出汗,醒來后停止,甚至弄濕衣服和被子,這被稱為盜汗,主要是由陰虛引起的。常伴有手腳熱、口干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