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巧用“三心”,從容育兒

    教育孩子既要尊重他的成長規(guī)律,又要講究方式,用智慧去了解孩子的心靈,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就特別注重利用了孩子的“三心”。

    滿足虛榮心

    孩子的虛榮心其實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表現(xiàn),適度的虛榮有益孩子自信、自尊的培養(yǎng)。巧妙地滿足孩子的虛榮心理,能夠激發(fā)他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所以家長不妨多給孩子一些“出風頭”的機會,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更熱衷于自己所做的事情。

    暑假到了,丈夫提議讓5歲的兒子參加少兒英語班學口語,可我深知貪玩好動的兒子不會乖乖聽話,即便強迫他就范,他也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怎樣才能打動兒子的心,讓他從“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呢?我靈機一動,對兒子說:“媽媽的英語都忘光了,想從頭學起,可沒有輔導班要媽媽這樣的大齡學生,媽媽想啊,只有拜你為老師了。”“我?”兒子睜大了眼?!笆前?,不如你去參加英語班,回來后再教媽媽,這樣不就可以了嗎?”

    兒子異常興奮,爽快地參加了口語班,而且雄心勃勃地想當好我的老師。當然,我也很虛心地向“兒子老師”學習,這個互動的過程,既使孩子鞏固了知識,又促進了他學習的勁頭。

    巧用好勝心

    好勝是孩子的天性,家長不妨多給孩子提供“競爭”的機會,在“競爭”中多鼓勵,巧激將,讓孩子取長補短,在不知不覺中改掉壞習慣。

    兒子原本做事拖拉,穿衣服要好半天,洗臉也是不緊不慢,吃飯更是“細嚼慢咽”。我和丈夫不知費了多少口舌,也不見他改正。想起兒子爭強好勝的個性,我干脆引入“競爭機制”,趁著假期把比兒子大一歲的侄女接到家里同住。我鼓勵兩個孩子凡事都展開競賽,“看誰故事講得好”,“看誰動作麻利”,“看誰吃飯不挑食”等,這些小競賽的展開,激發(fā)了兒子的好勝心,有了競爭對手,他自然不甘落后,一個月下來,原來那些拖拉磨蹭的毛病已不見蹤影。

    善待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是一切創(chuàng)新的基石,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往往萌芽于對某一事件或現(xiàn)象的好奇,而止于家長粗暴的干涉和限制。

    雖然兒子的好奇心總是與“犯錯誤”相伴相生,但我對這些“錯誤”都盡可能抱以寬容的態(tài)度。剛買來的玩具,兒子為了看個究竟,一會兒就給肢解得七零八散,我會笑著讓他“重新組合”,如果兒子不能獨立完成,我再從旁協(xié)助,決不輕易包辦。對兒子好奇的發(fā)問,諸如“牛奶加上醋是什么味道?”“紅色與綠色合在一起是什么顏色?”我從不簡單地把答案告訴他,而是給他自由思考的空間,讓他自己去猜想驗證。

    對孩子“三心”的巧用,使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更加從容不迫,其實對于孩子的教育,會因為家長選擇切入點的不同而取得不同的效果,只要家長付出了慧心的參與,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應。

更多中藥材
  • 空腹吃水果傷胃?很多家長不讓孩子空腹吃水果,感覺空腹吃水果會傷胃。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水果容易消化,而且含有的果糖基本都偏中性,空腹吃也不會傷胃。但是要注意,空腹吃水果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涼的,這樣可能會傷胃。......
  • 吃什么不等于長什么,吃肉不等于長肉,吃素不等于你就會變瘦。比如面條、米飯之類的都是素食,只吃這些是不會變瘦的,相反還容易變胖,而且營養(yǎng)也跟不上。因為素食里面的一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被我們吃進去之后轉化成了糖,然后這么多的糖堆積在你的身體,你......
  • 如果患者體質(zhì)比較強壯,身體素質(zhì)較好,抵抗力較強,沒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此時不易發(fā)生感染。若針灸后幾個小時后進行洗頭,且洗淋浴,流水時間較短,尤其是男性患者,頭發(fā)干得比較快,此時洗問題也不大。對于部分患者而言,若頭發(fā)過長,且洗頭時間......
  • 針灸痛不痛?每個人的個人感受不一樣,在針刺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產(chǎn)生一定的疼痛,特別是在進針,也就是用針灸針刺破人體的表皮,把針灸針刺入人體的穴位的過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這種疼痛通常比較輕微,會控制在人體能夠接受的程度之內(nèi)。當進針之后,通常會進......
  • 拔罐時罐的材質(zhì)多種多樣,除了傳統(tǒng)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種材質(zhì)的罐負壓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鐘為宜,因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負壓,而不在于時間。如果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或者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