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孕婦感冒,你“藥”怎么辦

    要做媽媽了嗎?感受到小生命在體內(nèi)躍動的時候,是不是有油然而生的喜悅和自豪呢?可是,如果在孕期生病了,那該怎么辦呢?可以打針吃藥么?別急,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春季各種病毒、細菌活動頻繁,孕婦由于要滿足自身及胎兒對氧的需求,往往過度換氣,從而吸入多的塵埃等,發(fā)生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幾率增大。

    一般的感冒,癥狀較輕,如流清涕,打噴嚏等,對胎兒影響不大,也不必服藥,休息幾天就會好。但妊娠早期(5—14周)是胎兒胚胎發(fā)育器官形成的時期,若患流行性感冒,且癥狀較重,則對胎兒影響較大,此間服藥對胎兒也有較大風險。

    已知與人類有關的流感病毒有300多種,已知其中有13種病毒在感染母體后可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出現(xiàn)低能、弱智及各種畸形。

    妊娠后,孕婦體內(nèi)酶有一定的改變,對某些藥物的代謝過程有一定的影響。藥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有蓄積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兒器官形成時,藥物對胎兒有一定的影響,故感冒最好不吃藥。但一些疾病本身對胎兒、母親的影響遠遠超過藥物的影響,時,就應權(quán)衡利弊,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抗感冒藥

    是復合制劑,含有多種成分,常見的有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這些藥大都含組胺藥,孕期不宜服用,特別是孕4周前。感冒藥主要是對癥藥物,治標不治本,且對孕婦來說不是安全藥品,所以專家建議孕婦最好不用抗感冒藥。

    抗病毒藥

    均對胎兒有不良影響,孕婦不宜使用,若必須使用,則應有醫(yī)生指導。

    退熱藥

    感冒伴有高熱,多預示病情較重,應及時看醫(yī)生。消炎痛是孕婦禁忌退熱藥,阿斯匹林在孕32周后也不宜使用。

    抗菌素

    孕婦感冒如無明確的細菌感染證據(jù),如扁桃體炎、血壓高、咳黃痰、流濃涕等,可不用抗菌素。因為抗菌素可通過胎盤作用于胎兒體內(nèi),有20%—40%的可能性對胎兒構(gòu)成危害,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安全的抗菌素。

    祛痰、止咳藥

    一般比較安全,但含碘制劑的止咳藥,孕婦不宜使用。

    懷孕期間的婦女不接觸感冒的病人,家中居室通風換氣,溫、濕度適宜,經(jīng)常用醋熏蒸房間,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一旦患了感冒也不要驚慌失措或亂服藥物,更不應對此不加留意,應及時到醫(yī)院找醫(yī)生咨詢

    特別提示:

    孕期除真菌不影響胎兒

    經(jīng)期、孕期(尤其是孕中后期)、產(chǎn)褥期和停經(jīng)期的女性,由于內(nèi)分泌的改變,特別容易發(fā)生真菌性陰道炎。

    妊娠到了中后期,發(fā)生真菌性陰道炎的機會就明顯增多了。如果這位孕婦特別喜歡吃甜食(身體里的糖含量增高,為真菌“添加”了營養(yǎng))、喜歡穿緊身化纖內(nèi)褲(使陰部潮濕不透氣,“助長”真菌滋生),那么她十有八九躲不過真菌性陰道炎的騷擾。

    此外,大量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所有的孕婦中,有30%—50%的人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糖尿病癥狀,稱為妊娠糖尿病。雖然大部分人分娩后這些癥狀會逐漸消失,但正是因為這種糖代謝異常,使孕婦身體里的糖含量增加,誘發(fā)了真菌性陰道炎。

    其實,孕婦大可不必為此犯愁。目前,治療真菌性陰道炎最常用、最有效的藥物是制霉菌素。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根據(jù)藥物安全性的高低,將藥物依次分成A、B、C、D、X五級??煽康乃幚碓囼炞C實,制霉菌素未發(fā)現(xiàn)對人類胚胎有致畸作用,屬于孕婦可以使用的B類藥物。

    有種常用的制霉菌素制劑——米可定陰道泡騰片,它是陰道局部外用藥,置入陰道后,只在陰道內(nèi)局部發(fā)揮殺菌作用,不像口服藥物那樣需要通過肝臟代謝而進入體循環(huán),因此不會通過全身吸收而影響胎兒。

    另一方面,胎兒對致畸因子的最敏感時間是孕期的最初三月。在真菌性陰道炎最易發(fā)生的孕中、后期,胎兒的器官分化、發(fā)育均已完成,此時用藥已不存在致畸作用。

    因此,孕中、后期的女性只要選擇米可定陰道泡騰片等公認的安全藥物,并在醫(yī)生指導下或按藥品說明書進行正規(guī)治療,完全不必擔心腹中寶寶的身體健康。

更多中藥材
  • 一、帶氣睡覺。中醫(yī)認為,過度生氣會導致體內(nèi)氣血紊亂,造成氣機淤積,身體氣血一旦失調(diào),健康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在睡前心情要盡量保持平和。二、懶覺。中醫(yī)認為久臥傷肝,尤其早上是陽氣生發(fā)的時候,這個時候睡懶覺對健康是不利的。三、飯后立即睡覺容易加重......
  •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有人會把紅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實這兩種豆子還是有區(qū)別的,無論從外形還是功效上,兩者都不太一樣。紅豆圓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濕補脾的功效,對于脾胃虛弱的人比較實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藥,具有利濕消腫,清熱退黃的功效,......
  • 羅漢果大家應該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習慣用它來泡水喝。但我們要注意,羅漢果味甘性涼,對于脾胃虛寒者并不適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記住。......
  • 中醫(yī)認為,肥胖都是由脾虛所導致的,脾胃虛弱會導致身體水濕運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濕氣重便由此而來。而濕氣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膩食物吃多了又反過來造成身體痰濕過重,從而發(fā)胖。不僅如此,濕氣重還會加重身體運化不暢,體內(nèi)廢物損失無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種藥物最好都要錯開,不同的西藥之間服用的話,有些像解抗的藥物,我們就錯開服用,錯半小時。中藥西藥之間,我們服用的話,盡量錯開個半小時會好一點,以避免發(fā)生不良的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