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與“準媽媽”談營養(yǎng)

    從懷孕開始的一個受精卵發(fā)育成為重3公斤的成熟胎兒,在這280天中,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全部依附于母體的營養(yǎng)供給。如何知道孕期的熱能攝入是否適宜呢?一個簡單的自檢方法是觀察中、晚期的體重變化,每周應增重0.4-0.5公斤,熱能攝入不足和過多都是無益的。

    第一期妊娠早期(0-3個月):孕婦的體重增加緩慢,變化不大,體重增加不超過1公斤。此時是胚胎各組織器官形成時期,對環(huán)境因素包括營養(yǎng)失調的影響甚高,母親的營養(yǎng)狀況對胎兒的繼續(xù)生長和正常發(fā)育至關重要。這一時期,由于內分泌代謝等改變,孕婦往往出現(xiàn)程度不一的妊娠反應,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膳食的安排上應根據(jù)各人的情況,注意全面營養(yǎng)。每天必須攝入150克以上的碳水化合物,以避免因饑餓而引起孕婦血中酮體過高,對胎兒大腦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蛋白質日攝入量應不低于40-50克,以保證基本的需要。

    在食物的供給和膳食調配上應多樣化,以清淡少油膩為主,少食多餐。在不影響身體健康的前提下,盡量照顧孕婦個人的飲食習慣和嗜好,但對不良的、不科學的飲食習慣和嗜好應予糾正。孕婦應忌煙、忌酒,避免過多的濃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飲料。為了減輕惡心嘔吐等反應,可吃一些易消化、干的食品,如餅干、饅頭、烤面包、蛋糕等,多進食水分豐富的蔬菜水果,可補充水分、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鈣、鉀等無機鹽,可以減輕妊娠不適的感覺。

    第二期妊娠中期(4~6月):這一時期,懷孕母親開始較大量地貯存蛋白質、脂肪、鈣等營養(yǎng)素,為分娩時消耗所需和泌乳作物質上的準備。本期孕婦的增重可達5-6公斤。因此,妊娠中期孕婦對熱能和各種營養(yǎng)素的需要應有明顯增加,如每天需要增加200千卡(0.8兆焦耳)熱能、蛋白質15克、鈣200毫克、鐵10毫克、維生素A200微克,維生素B1、B2各0.6毫克,每一種營養(yǎng)素都有所增加。

    這一時期孕婦妊娠反應基本消失,食欲趨于好轉,胃口大增,因此食物的品種應更加多樣化。為了保證熱能的供給,應增加一定量主食的攝入量;多攝入肉、魚、蛋等動物性食品以獲得優(yōu)質蛋白質;動物內臟,尤其肝臟,能提供鐵、鋅、維生素A、B1、B12、葉酸等,最好每周進食1-2次;每日都應進食牛奶、豆與豆制品、蝦皮和綠葉蔬菜,以獲得更多的鈣,預防孕婦小腿抽搐等缺鈣癥狀的發(fā)生。

    第三期妊娠晚期(7個月以后):這一期是胎兒生長發(fā)育最迅速的時期,胎兒儲存營養(yǎng)素最多,所以妊娠晚期營養(yǎng)素的供給量應達到或超過中期的水平。尤其蛋白質每天要增加25克,可在中期膳食基礎上再增加攝入優(yōu)質蛋白質(50克肉、禽、魚或250毫升牛奶或250毫升豆?jié){),鈣每天要增加700毫克,多進食含鈣豐富的食物。另外,這一時期在膳食組成上可選擇體積小、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食物,每日餐次可增至5餐,以少食多餐為原則。這一時期的孕婦易出現(xiàn)水腫(以下肢為主),膳食中應控制水、鹽的攝入量,對有明顯下肢浮腫者,應避免食用咸肉、咸魚、咸菜、榨菜、醬菜等含鹽高的食品。

更多中藥材
  • 我們中醫(yī)常講辨證治療,其實每一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導致失眠的問題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啊。有人入睡困難,翻來覆去整晚睡不著,有人睡著了之后他容易醒過來,一晚上醒來七八次,煩的不得了,甚至還有的人睡著之后人沒有睡,差不多旁邊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第一個啊尿頻尿急,夜尿頻繁,小便灼熱發(fā)黃,情緒激動,這個時候濕熱下前潛尿液黃就是主要的標志,可以參考龍膽瀉肝丸。第二個,便秘我們說到腸道津液不足,肝火燒灼,那這個時候會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黃膩。也可以參考龍膽瀉肝丸。第三個,腹瀉拉肚子,那......
  • 我們中醫(yī)常說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氣機疏泄,肝主筋,肝開竅于目,所以說肝的健康與很多臟腑都有關系,這個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點都不夸張。肝不好具體的表現(xiàn)有這些。首先,失眠多夢,肝藏魂,肝血虧虛,肝不藏魂,治療需要養(yǎng)肝血,養(yǎng)心安神。那如果經(jīng)常......
  • 我們今天分享兩種啊。中藥代茶飲,陰調理陰陽,延年益壽。我們黃帝內經(jīng)里邊說過,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呀。如果生活壓力大,經(jīng)常熬夜不休息,還暴飲暴食,不積極運動,這些行為都會導致我們身體陽氣引起的不平衡,那么就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的亞健......
  • 我們中醫(yī)講啊,脾胃為后天之本,我們身體所有的營養(yǎng)和能量都靠我們的脾胃消化,如果消化功能好,我們身體不至于虛弱,這也是《黃帝內經(jīng)》里面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死亡。醫(yī)生仲景呢,他在東漢末年行醫(yī)的時候啊,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有這種表現(xiàn),他肚子疼,他發(fā)冷,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