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麻黃飲

    《圣濟總錄》卷八:麻黃飲別名

    麻黃湯

    處方

    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洗,焙)3兩,防風(去叉)2兩,桂(去粗皮)2兩,白術2兩,人參2兩,芎2兩,當歸(焙)2兩,甘草(炙,銼)2兩,干姜(炮)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30枚。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中風,身如角弓反張,四肢不隨,煩亂口噤;產(chǎn)后中風,腰背反折,強急疼痛。

    用法用量

    麻黃湯(原書卷一六二)。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圣濟總錄》卷十二:麻黃飲處方

    麻黃(去根節(jié),先煎,掠去沫,焙)2兩,防風(去叉)1兩半,赤芍藥1兩半,石膏(碎)3兩,羌活(去蘆頭)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甘草(炙)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中風發(fā)熱,頭目昏疼,失音不語,喘息粗大,口偏吐涎,手足不隨。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每日2次。

    若牙頷冷痹舌強,加附子1枚(去皮臍),(竹堇)竹瀝少許;若渴,加麥門冬(去心)1兩半,犀角屑1兩。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二《圣濟總錄》卷七:麻黃飲處方

    麻黃(去根節(jié))2兩,當歸(切,焙)2兩,芎2兩,甘草(炙)2兩,干姜(炮)2兩,黃芩(去黑心)1兩,杏仁30枚(去皮尖雙仁,炒)。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賊風入五臟,四肢心脅急痛,咽干口噤。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酒半盞,水1盞,煎至1盞,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圣濟總錄》卷十五:麻黃飲處方

    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焙)2兩,大黃(銼,炒)2兩,牡蠣(熬)2兩,黃芩(去黑心)2兩,凝水石(碎)4兩,石膏(碎)4兩,赤芍藥4兩,滑石(碎)4兩,紫石英(碎)4兩,白石脂4兩,人參1兩,桂(去粗皮)1兩,蛇蛻(炙)半兩,龍齒(研)3兩,甘草(炙)1兩半。

    制法

    上為粗末,用絹袋盛,懸于透空處。

    功能主治

    風癇卒倒,吐沫口噤,手足瘈疭。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良久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五《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八:麻黃飲處方

    石蠶1兩,海風藤1兩,秦艽1兩,地蘇木1兩,麻黃1兩,五加皮1兩,熟地8兩,下山虎8兩。

    功能主治

    痛風。

    用法用量

    上用好酒1大壺,煮1大炷香,出火毒,每次量情溫服,至第4日須任情一醉。用后以愈風湯洗浴,發(fā)表出汗1次,汗后以粥補之。再服數(shù)日,又表1次,務要表3-4次為妙。

    注意

    避風。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八《醫(yī)學綱目》卷二十:麻黃飲處方

    麻黃半兩(去根留節(jié)),防風半兩,羌活、石膏6錢半(煅),黃芩4錢,滑石1兩,陳皮7錢半,紫萍7錢半,鼠粘子7錢半,縮砂2錢半,蒼耳草3錢半,蒼術半兩,生甘草3錢半,薄荷葉1錢半,荊芥2錢半。

    功能主治

    濕熱癥,上體生瘡,或癢或痛,黃水浸淫,結癡堆起,延蔓于三陽之分,根窠小,帶紅腫。

    用法用量

    方中羌活用量原缺。

    摘錄《醫(yī)學綱目》卷二十《圣濟總錄》卷四十八:麻黃飲處方

    麻黃(去根節(jié),湯煮,去浮沫)1兩半,前胡(去蘆頭)1兩半,白前1兩半,桑根白皮(銼)1兩半,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半。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肺中寒氣,頭痛咳逆,涕唾稠濁,鼻塞短氣。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蔥白3寸(切),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八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回陽飲處方人參(無者,以蜜炒黃耆1兩代之),附子2-3錢,干姜(炒)2-3錢,當歸身3錢(如泄瀉者,或血熱動血者,去之),熟地數(shù)錢或1-2兩,甘草(炙)1錢,白術3-4錢,黃耆(蜜炒)3錢。功能主治傷寒脈虛將絕,陰陽將脫。白喉,其痛甚,......
  • 處方大黃16銖,定粉18銖,雄黃6銖,黃芩6銖,雷丸8銖,附子1兩12銖,生商陸根4兩。制法煎豬膏3斤,去滓;入藥,沸7上下,濾,入雄黃,攪至凝。功能主治小兒癇證。用法用量以摩頂、掌中、背脅皆遍訖。治粉粉之。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一引《嬰孺方......
  • 處方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熟干地黃八兩,山茱萸、山藥,各四兩;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去粗皮),各二兩。炮制上為末。煉蜜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腎氣虛乏,下元冷憊,臍腹疼痛,夜多漩溺,腳膝緩弱,肢體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飲食。又治......
  • 《博育生女科.產(chǎn)后編》卷上:八味地黃丸處方山茱萸 山藥 丹皮 云苓各24克 澤瀉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黃耆30克制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功能主治產(chǎn)后虛汗不止,血塊不落。用法用量每服10克,溫開水送下。摘錄《博育生女科.產(chǎn)后編》......
  • 處方八味地黃湯加生鐵落。功能主治咳逆喘急。臨床應用哮喘: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發(fā)寒天,每用桂附地黃湯及黑錫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鐵落于八味湯中,一劑而愈。摘錄《觀聚方要補》卷三引《藥性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