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假期綜合征是指長假期間因飲食不節(jié)、娛樂過度、起居失序而導致的一種身心疾病,表現(xiàn)為孤獨、焦慮、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睡眠顛倒等。黃金周長假期間,部分學生和平時壓力較大的白領容易患上“假期綜合征”,為此專家建議:這兩種人在長假后剛剛上學或上班,應該晚上早早睡覺。
特別是孩子,經(jīng)過一個熱鬧的長假后,他們的思想情緒仍然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長假后一走進課堂,有的就會出現(xiàn)思想不集中、不能靜下心來讀書的情況,如果不及早幫助他們“收心”,將影響孩子的健康、學習;有的可能會因焦慮引起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
據(jù)陳清剛介紹,假期綜合征在長假過后一兩天內存在屬于正?,F(xiàn)象,一般一周左右就應該好轉。從上學或上班開始,人們要恢復正常作息時間,不要再通宵達旦地看電視、玩電腦、打麻將。特別是學生的家長,更應該以身作則,盡快將自己的心理轉到積極的狀態(tài)中來。家長們可以安靜地陪孩子做幾件手工,如折紙、剪紙、做模型等或者是做作業(yè)習題。
上班族也要靜靜地思考一下上班后應該做的工作。從上班第一天晚上開始保持充足的睡眠,特別注意不要一下子把日程安排滿,應該循序漸進地安排日程計劃。同時,還要注意合理飲食,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豆制品、乳類、動物肝臟、牛肉、魚、蛋等,以便消除長假過后的疲憊、恢復體力。
專家介紹克服節(jié)日綜合征3招
打牌、游玩、聚會暢飲……在“十一”長假期間,這些活動成了很多家庭的主要內容,但在休完長假后,不少人出現(xiàn)了無精打采、疲憊不堪、腸胃“報警”等節(jié)日綜合征,如何調整狀態(tài)、盡快投入工作呢?吉林省醫(yī)院的一些醫(yī)學專家介紹了盡快克服節(jié)日綜合征的3招。
第一招:睡前泡泡腳。吉林省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副主任醫(yī)師李麗介紹,許多節(jié)日綜合征患者頭暈、失眠,是由于假日期間生活不規(guī)律、勞累、飲酒造成的。她提醒說,上班前洗個熱水澡,可增加身體血液循環(huán)的速度、減輕或消除多日假期活動所帶來的疲乏;如果仍有頭暈失眠癥狀,可以在每天睡前用熱水泡泡腳,這種狀況會得到緩解。
第二招:飲食要清淡。由于長假期間很多人生活作息時間突然改變,暴飲暴食暴睡,導致腸胃不適、胃疼的患者驟增,伴隨著嘔吐、腹瀉等癥狀,使消化道疾病成了節(jié)后疾病的“主角”。專家介紹,一般來說只要把不消化的食物吐盡或隨大便排空后就會逐漸自愈,吐瀉期間應喝些糖鹽水補充水及鹽分。飲食以清淡為宜,每次吃七分飽,可多喝茶、多吃水果等,3天后再逐漸轉為正常飲食。
第三招:適當做運動。在7天長假里,有很多人迷戀打牌或與朋友頻頻聚會、舉杯暢飲,很少做運動,導致一想到上班就感到腰酸背痛、渾身不得勁。專家認為,為了盡快恢復體力,要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如散步、做操、跳繩、打太極拳等,這樣可有效地解除疲勞、恢復精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專家為長假后走出“休閑誤區(qū)”支招
從長時間呼呼大睡到通宵麻將、從瘋狂蹦迪到連續(xù)上網(wǎng)……這些黃金周期間的休閑“誤區(qū)”往往讓人們在長假結束后仍無法恢復元氣。專家提醒說,假期結束后,面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人們更需要“身心俱備”,才能確保一切進入“正軌”。
黃金周期間,許多人選擇的“休閑”方式是長時間呼呼大睡。有的晚上12點以后才睡覺,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一二點鐘起床,然后吃“早午飯”,接著再睡個午覺,甚至到下午五六點鐘。專家表示,人的睡眠應該有正常的規(guī)律,適當?shù)乃咭话銘?個至8個小時,如超過這一時間太多反而會影響睡眠質量。
有人蹦迪、唱卡拉OK通宵達旦。這部分人多為18歲至35歲之間的青年男女,平時因為上班不敢進行整宿“活動”,黃金周期間總算得到了“機會”,于是就從頭天晚上9時左右開始一直折騰到第二天清晨。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醫(yī)學院一附院的五官科門診最近幾天連續(xù)接待了不少聲帶炎、鼻炎、急性角膜炎患者,其中一部分是因為長時間唱歌,聲帶持續(xù)高振動、超負荷,導致聲音嘶啞、喉嚨干燥或疼痛、聲帶腫脹及發(fā)炎充血等。
醫(yī)學專家劉玉芬告訴記者,長時間呆在相對閉塞的迪吧、卡拉OK包廂里面,由于空氣不流通,很容易造成鼻炎,煙霧繚繞的環(huán)境也容易引發(fā)角膜炎。
同樣造成角膜炎的還有長時間上網(wǎng)。醫(yī)學研究表明,如一個人連續(xù)4小時盯著熒光屏,其視力就會降低30%。長時間如此,眼睛會出現(xiàn)疲勞、干燥、視力模糊等癥狀。
針對即將到來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狀態(tài),中醫(yī)專家吳群立用“身心俱備”來概括調整心態(tài)的做法。
“身”是要把身體盡快調整到正常的睡眠和工作狀態(tài)中。中醫(yī)強調依乎天理、順乎自然,上班族最好能夠在長假最后一兩天將睡眠時間調整為晚上11時到次日7時、中午1時至2時做短暫休息。前者為養(yǎng)陰氣,促使腎氣充盈;后者為養(yǎng)陽氣,力求脾肺充盈。
“心”是要把心理狀態(tài)調整到一定的工作壓力中。為即將到來的工作做好準備,主要是利用最后一天或者半天時間,重新整理一下前一階段的工作情況,考慮好即將要做的工作,列好工作進度表,確保自己的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
劉玉芬說:“調整身心的關鍵在于‘備’,做好準備,有一定的工作壓力才能使自己在迎接挑戰(zhàn)時更加輕松自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假期綜合征是指長假期間因飲食不節(jié)、娛樂過度、起居失序而導致的一種身心疾病,表現(xiàn)為孤獨、焦慮、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睡眠顛倒等。黃金周長假期間,部分學生和平時壓力較大的白領容易患上“假期綜合征”,為此專家建議:這兩種人在長假后剛剛上學或上班,應該晚上早早睡覺。
特別是孩子,經(jīng)過一個熱鬧的長假后,他們的思想情緒仍然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長假后一走進課堂,有的就會出現(xiàn)思想不集中、不能靜下心來讀書的情況,如果不及早幫助他們“收心”,將影響孩子的健康、學習;有的可能會因焦慮引起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
據(jù)陳清剛介紹,假期綜合征在長假過后一兩天內存在屬于正?,F(xiàn)象,一般一周左右就應該好轉。從上學或上班開始,人們要恢復正常作息時間,不要再通宵達旦地看電視、玩電腦、打麻將。特別是學生的家長,更應該以身作則,盡快將自己的心理轉到積極的狀態(tài)中來。家長們可以安靜地陪孩子做幾件手工,如折紙、剪紙、做模型等或者是做作業(yè)習題。
上班族也要靜靜地思考一下上班后應該做的工作。從上班第一天晚上開始保持充足的睡眠,特別注意不要一下子把日程安排滿,應該循序漸進地安排日程計劃。同時,還要注意合理飲食,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豆制品、乳類、動物肝臟、牛肉、魚、蛋等,以便消除長假過后的疲憊、恢復體力。
專家介紹克服節(jié)日綜合征3招
打牌、游玩、聚會暢飲……在“十一”長假期間,這些活動成了很多家庭的主要內容,但在休完長假后,不少人出現(xiàn)了無精打采、疲憊不堪、腸胃“報警”等節(jié)日綜合征,如何調整狀態(tài)、盡快投入工作呢?吉林省醫(yī)院的一些醫(yī)學專家介紹了盡快克服節(jié)日綜合征的3招。
第一招:睡前泡泡腳。吉林省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副主任醫(yī)師李麗介紹,許多節(jié)日綜合征患者頭暈、失眠,是由于假日期間生活不規(guī)律、勞累、飲酒造成的。她提醒說,上班前洗個熱水澡,可增加身體血液循環(huán)的速度、減輕或消除多日假期活動所帶來的疲乏;如果仍有頭暈失眠癥狀,可以在每天睡前用熱水泡泡腳,這種狀況會得到緩解。
第二招:飲食要清淡。由于長假期間很多人生活作息時間突然改變,暴飲暴食暴睡,導致腸胃不適、胃疼的患者驟增,伴隨著嘔吐、腹瀉等癥狀,使消化道疾病成了節(jié)后疾病的“主角”。專家介紹,一般來說只要把不消化的食物吐盡或隨大便排空后就會逐漸自愈,吐瀉期間應喝些糖鹽水補充水及鹽分。飲食以清淡為宜,每次吃七分飽,可多喝茶、多吃水果等,3天后再逐漸轉為正常飲食。
第三招:適當做運動。在7天長假里,有很多人迷戀打牌或與朋友頻頻聚會、舉杯暢飲,很少做運動,導致一想到上班就感到腰酸背痛、渾身不得勁。專家認為,為了盡快恢復體力,要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如散步、做操、跳繩、打太極拳等,這樣可有效地解除疲勞、恢復精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專家為長假后走出“休閑誤區(qū)”支招
從長時間呼呼大睡到通宵麻將、從瘋狂蹦迪到連續(xù)上網(wǎng)……這些黃金周期間的休閑“誤區(qū)”往往讓人們在長假結束后仍無法恢復元氣。專家提醒說,假期結束后,面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人們更需要“身心俱備”,才能確保一切進入“正軌”。
黃金周期間,許多人選擇的“休閑”方式是長時間呼呼大睡。有的晚上12點以后才睡覺,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一二點鐘起床,然后吃“早午飯”,接著再睡個午覺,甚至到下午五六點鐘。專家表示,人的睡眠應該有正常的規(guī)律,適當?shù)乃咭话銘?個至8個小時,如超過這一時間太多反而會影響睡眠質量。
有人蹦迪、唱卡拉OK通宵達旦。這部分人多為18歲至35歲之間的青年男女,平時因為上班不敢進行整宿“活動”,黃金周期間總算得到了“機會”,于是就從頭天晚上9時左右開始一直折騰到第二天清晨。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醫(yī)學院一附院的五官科門診最近幾天連續(xù)接待了不少聲帶炎、鼻炎、急性角膜炎患者,其中一部分是因為長時間唱歌,聲帶持續(xù)高振動、超負荷,導致聲音嘶啞、喉嚨干燥或疼痛、聲帶腫脹及發(fā)炎充血等。
醫(yī)學專家劉玉芬告訴記者,長時間呆在相對閉塞的迪吧、卡拉OK包廂里面,由于空氣不流通,很容易造成鼻炎,煙霧繚繞的環(huán)境也容易引發(fā)角膜炎。
同樣造成角膜炎的還有長時間上網(wǎng)。醫(yī)學研究表明,如一個人連續(xù)4小時盯著熒光屏,其視力就會降低30%。長時間如此,眼睛會出現(xiàn)疲勞、干燥、視力模糊等癥狀。
針對即將到來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狀態(tài),中醫(yī)專家吳群立用“身心俱備”來概括調整心態(tài)的做法。
“身”是要把身體盡快調整到正常的睡眠和工作狀態(tài)中。中醫(yī)強調依乎天理、順乎自然,上班族最好能夠在長假最后一兩天將睡眠時間調整為晚上11時到次日7時、中午1時至2時做短暫休息。前者為養(yǎng)陰氣,促使腎氣充盈;后者為養(yǎng)陽氣,力求脾肺充盈。
“心”是要把心理狀態(tài)調整到一定的工作壓力中。為即將到來的工作做好準備,主要是利用最后一天或者半天時間,重新整理一下前一階段的工作情況,考慮好即將要做的工作,列好工作進度表,確保自己的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
劉玉芬說:“調整身心的關鍵在于‘備’,做好準備,有一定的工作壓力才能使自己在迎接挑戰(zhàn)時更加輕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