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藥材栽培技術(shù)之瞿麥和紫蘇

    瞿麥

    瞿麥以全草或根入藥,主產(chǎn)于河北、四川等省。

    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喜光,耐寒,怕澇。

    栽培技術(shù)選地整地:瞿麥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都能栽種,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為宜。播前每畝施廄肥1500—2500公斤、過磷酸鈣15—20公斤、草木灰50公斤。施后深耕25厘米,耙細整平,做寬1.2米、高15厘米的畦,或起寬45—60厘米的壟。繁殖方法: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采用分株繁殖。種子繁殖于4月中下旬進行,開淺溝條播,溝距15—20厘米,溝深1.5—3厘米,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nèi),覆蓋0.6—0.9厘米厚的土,稍加鎮(zhèn)壓,每畝播量1—1.5公斤。分株繁殖于4月上中旬進行,將根挖出,分成5—6株一墩,隨分隨栽,栽時開深6厘米的溝,溝距24—30厘米,每10厘米栽一墩,栽后覆蓋6厘米厚的土,將根周圍土壤壓實后澆定根水。

    田間管理苗高6—10厘米時可進行淺中耕,以后每次澆水或施肥后均進行中耕除草,全年可進行3—4次,田間草多時可隨時拔除。每次收割后,每畝追施廄肥1500—2000公斤、硫酸銨5—10公斤,結(jié)合澆水松土,將肥料均勻撒入土中。土壤水分過多或過少對瞿麥生長均有影響,播后要經(jīng)常澆水保持畦面濕潤,保證出苗;出苗后遇干旱要及時澆水;雨季應(yīng)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以防爛根。

    紫蘇

    紫蘇全國各地均有分布,村邊或路旁有野生。

    生長習性紫蘇適應(yīng)性較強,但在溫暖濕潤環(huán)境下生長旺盛,產(chǎn)量較高。種子一般播后4天發(fā)芽,生長要求較高溫度,前期生長緩慢,6月以后氣溫高、光照強、雨水充足,生長旺盛。

    栽培技術(shù)選地整地:選陽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地種植。播前每畝施廄肥3000—4000公斤。施后深耕25厘米,耙細整平,做寬1.2米、高15厘米的畦,或起60厘米寬的壟。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于4月中下旬條播或穴播,條播按行距40—50厘米開0.5—1厘米的淺溝,播后覆蓋薄土并稍加鎮(zhèn)壓,有利出苗,每畝播量0.75—1公斤;穴播按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開穴,播后覆蓋薄土,每畝播量150—300克。在干旱、高寒地區(qū)或種子缺乏時可先育苗后移栽。播前先將育苗地澆透水,待水滲下后,將種子均勻撒于床面,覆蓋0.5厘米厚的細土,并覆蓋草及薄膜保溫保濕。待幼苗頂土后揭去草和薄膜。當苗高10一15厘米時選陰天或傍晚移栽,隨挖隨栽。在畦上按50厘米行距開深15厘米的溝,將苗按30厘米株距排列于溝內(nèi),然后覆土、澆水,干旱時澆2—3次水即可成活。

    田間管理中耕除草:植株封壟前必須勤中耕除草,特別是直播容易滋生雜草。澆水或雨后土壤易板結(jié),應(yīng)及時中耕,但不宜過深,以防傷根。也可將中耕與施肥、培土結(jié)合起來進行。間苗、定苗、補苗:條播的應(yīng)在苗高5厘米時按株距10—15厘米間苗;在苗高15厘米左右時按株距30厘米定苗。穴播的每穴留苗2—3株,最后定苗時每穴留苗1株。如有缺苗應(yīng)及時補栽。育苗移栽的,栽后7天,如有死亡,也應(yīng)及時補栽。追肥:如果土壤瘠薄或未施底肥,出苗后可每14天施1次肥,最后一次追肥應(yīng)培土。排灌水:紫蘇在幼苗和花期需水較多,遇干旱應(yīng)及時澆水,雨季應(yīng)注意排除田間積水,以免爛根死亡。

更多中藥材
  •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歸肝、膽、肺經(jīng)。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陽舉陷,退熱截虐。采收加工除去雜質(zhì)和殘莖,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藥材性狀:跟較細,圓錐形,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跟頭處多具細密環(huán)紋,質(zhì)稍軟,易折斷,斷面裂平坦,不顯纖維性,......
  • 黨參能益氣養(yǎng)血、健脾、補肺生津,跟人參有類似的功效,但是藥性平和,它補氣而不上火,補水而不生濕,養(yǎng)血而不滋膩,所以還有個小人參的稱號。正因為它的藥性平和,所以跟各種不同藥物的搭配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黨參配黃芪,適合虛咳氣喘、易疲勞、抵抗力差......
  • 一、天麻富含天麻素、香莢藍素、抗白質(zhì)、氨基酸、微量元素,其性辛溫、無毒,有抗氣絕、抗風濕、鎮(zhèn)靜、鎮(zhèn)痙、鎮(zhèn)痛、補虛、平肝吸風的功效,功能主治平肝吸風止痙。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抽搐、破傷風、頭昏眼花、神經(jīng)衰弱、風寒失痹、小兒經(jīng)風等癥。臨床......
  • 它健脾主要是對于脾陰不足和胃火比較旺的人,另外對于慢性腹瀉、慢性胃腸功能不好,它還有健脾止瀉的作用。除了健脾,山藥對一些肺氣虛、肺陰虛也有幫助,通??梢杂没瓷酱钆渖徸?、百合、玉竹來作為食療清補。除了這些,山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滋養(yǎng)腎陰......
  • 一、可以清熱解毒,甘草在中藥里有調(diào)和百藥的作用,就是很多有毒的藥物,吃的時候可以加以甘草來緩解毒性。二、清熱,它可以祛痰止咳,像甘草合劑就是以甘草為主來提取的一些有效成分。三、緩急止痛,緩急止痛是針對一些肌肉痙攣性的疼痛,《芍藥甘草湯》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