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醫(yī)穴位按摩能有效防治過敏性鼻炎及其他各種慢性鼻炎,具體步驟如下:
準備姿勢:上身端正坐位,眼平視前方,注意力集中,全身放松,雙手手掌搓熱。
第一節(jié):以雙手拇指分別按住兩邊風池穴,其余手指可包住頭部,旋轉揉按4個8拍(旋轉1次為1拍)。
第二節(jié):以右手食、中指旋轉揉按百會穴4個8拍。
第三節(jié):以雙手食指旋轉揉按太陽穴兩個8拍。
第四節(jié):用雙食指按壓印堂穴,然后沿眉骨下方向外推至太陽穴兩個8拍。
第五節(jié):以雙手食指旋轉揉按睛明穴兩個8拍。
第六節(jié):以雙手食指旋轉揉按迎香穴兩個8拍。
第七節(jié):搓熱雙手小魚際,從上到下來回按摩睛明和迎香兩穴位兩個8拍。
第八節(jié):最后,再次搓熱雙手手掌,以掌面從內(nèi)到外按摩整個面部,以溫熱為度。
相關穴位
風池穴:位于頭部后方,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與耳垂齊平,左右各一。功能:疏風清熱、聰耳明目、醒腦開竅。
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心,頭顱正中線與兩耳尖直上連線的交叉點。功能:升陽舉陷,益氣固脫。
太陽穴:太陽穴在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在兩眉梢后凹陷處,左右各一。功能:祛風清熱、清頭明目。
印堂穴:位于前額部,兩眉頭連線中點處。功能:疏風清熱、止痛、清腦明目。
睛明穴:位于內(nèi)眼角上方凹陷處,左右各一。功能:降溫除濁。
迎香穴:鼻翼外旁約一厘米,鼻唇溝內(nèi),左右各一。功能:清熱、散風、通竅。(張蒙)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中醫(yī)穴位按摩能有效防治過敏性鼻炎及其他各種慢性鼻炎,具體步驟如下:
準備姿勢:上身端正坐位,眼平視前方,注意力集中,全身放松,雙手手掌搓熱。
第一節(jié):以雙手拇指分別按住兩邊風池穴,其余手指可包住頭部,旋轉揉按4個8拍(旋轉1次為1拍)。
第二節(jié):以右手食、中指旋轉揉按百會穴4個8拍。
第三節(jié):以雙手食指旋轉揉按太陽穴兩個8拍。
第四節(jié):用雙食指按壓印堂穴,然后沿眉骨下方向外推至太陽穴兩個8拍。
第五節(jié):以雙手食指旋轉揉按睛明穴兩個8拍。
第六節(jié):以雙手食指旋轉揉按迎香穴兩個8拍。
第七節(jié):搓熱雙手小魚際,從上到下來回按摩睛明和迎香兩穴位兩個8拍。
第八節(jié):最后,再次搓熱雙手手掌,以掌面從內(nèi)到外按摩整個面部,以溫熱為度。
相關穴位
風池穴:位于頭部后方,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與耳垂齊平,左右各一。功能:疏風清熱、聰耳明目、醒腦開竅。
百會穴:位于頭頂正中心,頭顱正中線與兩耳尖直上連線的交叉點。功能:升陽舉陷,益氣固脫。
太陽穴:太陽穴在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在兩眉梢后凹陷處,左右各一。功能:祛風清熱、清頭明目。
印堂穴:位于前額部,兩眉頭連線中點處。功能:疏風清熱、止痛、清腦明目。
睛明穴:位于內(nèi)眼角上方凹陷處,左右各一。功能:降溫除濁。
迎香穴:鼻翼外旁約一厘米,鼻唇溝內(nèi),左右各一。功能:清熱、散風、通竅。(張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