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敗毒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湯服,祛寒除濕功效宏。
荊防敗毒散 若須消散瘡毒腫,去參加入荊防風。
倉廩散 原方配入陳倉米,噤口痢疾此為宗。
參蘇飲 參蘇飲內陳皮草,枳殼前胡半夏從;葛根木香桔梗茯,氣虛感寒最宜用。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參附耆,桂甘羌防芎芍齊;再加細辛姜棗煮,陽虛寒閉最相宜。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解表法優(yōu)良;少陰脈沉反發(fā)熱,邪寒外解不傷陽。
麻附甘草湯 前方去辛加炙草,無汗微熱宜煎嘗。
蔥白七味飲 蔥白七味外臺方,新豉葛根與生姜;麥冬生地千揚水,血虛外感最相當。
加減葳蕤湯 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草棗薄荷共八味,滋陰發(fā)汗此方魁。
千金葳蕤湯 千金葳蕤麻杏膏,芎獨白薇木香草;外感熱傷津不足,生津清熱又解表。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敗毒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湯服,祛寒除濕功效宏。
荊防敗毒散 若須消散瘡毒腫,去參加入荊防風。
倉廩散 原方配入陳倉米,噤口痢疾此為宗。
參蘇飲 參蘇飲內陳皮草,枳殼前胡半夏從;葛根木香桔梗茯,氣虛感寒最宜用。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參附耆,桂甘羌防芎芍齊;再加細辛姜棗煮,陽虛寒閉最相宜。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解表法優(yōu)良;少陰脈沉反發(fā)熱,邪寒外解不傷陽。
麻附甘草湯 前方去辛加炙草,無汗微熱宜煎嘗。
蔥白七味飲 蔥白七味外臺方,新豉葛根與生姜;麥冬生地千揚水,血虛外感最相當。
加減葳蕤湯 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草棗薄荷共八味,滋陰發(fā)汗此方魁。
千金葳蕤湯 千金葳蕤麻杏膏,芎獨白薇木香草;外感熱傷津不足,生津清熱又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