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合掌草

    拼音注音Hé Zhǎnɡ Cǎo別名

    合葉(《紅河中草藥》),午時(shí)合、對(duì)時(shí)接骨草(《貴州藥植目錄》)。

    出處

    《紅河中草藥》

    來源

    為遠(yuǎn)志科植物側(cè)生花遠(yuǎn)志全草。夏、秋采。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半山坡疏林草叢中。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亞灌木。莖直立,高30~50厘米,分枝多,幼枝被白色長毛。單葉對(duì)生,葉片卵形,長1.5~2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渾圓或微凹,基部淺心形,全緣,兩面被白毛,以葉脈及葉緣為多,僅中脈于葉背明顯隆起;幾無柄。花2~4朵側(cè)生在葉腋上約1厘米處,被對(duì)生葉片覆蓋,左右對(duì)稱,綠白色。

    性味

    《紅河中草藥》:"苦澀,涼。"

    功能主治

    ①《紅河中草藥》:"清熱解毒。"

    ②《貴州藥植目錄》:"滋陰斂汗,接骨。治盜汗,骨折。"

    復(fù)方

    ①治喉炎,扁桃體炎,淋巴結(jié)炎:合掌草三錢,煎服。

    ②治胃痛,感冒發(fā)熱,瘡癤紅腫:合掌草三錢。煎服。

    ③治外傷出血:合掌草適量,研末,外敷。(選方出《紅河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血紅拼音注音Cì Xuè Hónɡ別名花葉假杜鵑來源爵床科刺血紅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性味辛、苦,溫。注意孕婦忌服。功能主治通經(jīng)活絡(luò),解毒消腫。主治毒蛇咬傷,......
  • 拼音注音Cì Tōnɡ Cǎo別名黨楠、裂葉木通、棁木、擋凹、天羅傘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Trevesia pal......
  • 拼音注音Cì Lánɡ Guǒ別名老虎刺、銹花針、刺檀香、三顆針來源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假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arissa spinarum L.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洗凈,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沙地灌叢中。資......
  • 拼音注音Cì Zhēn Cǎo別名鬼針草、盲腸草、一包針、粘身草、婆婆針、金盞銀盤、跟人走、鋼叉草來源菊科刺針草屬植物刺針草Bidens bipinnata L.及三葉刺針草B. pilosa L.,以全草入藥。夏季開花時(shí)采收,切段,曬干。......
  • 別名掌葉木、七加皮、鴨腳羅傘、空殼洞來源五加科刺鴨腳木Brassaiopsis glomerulata (Blume) Regel,以根、樹皮、葉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及西南地區(qū)。性味甘、微辛,溫。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散瘀。主治風(fēng)濕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