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合樹菌

    拼音注音Hé Shù Jūn別名

    薄皮纖孔菌、桂花菌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稀針孔菌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nonotus cuticularis(Bull.ex Fr.)Karst.[Boletus cuticularis Bull.;Polyporus cuticularis(Bull.)Fr.]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樺等闊葉樹腐木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稀針孔菌 子實體韌肉質(zhì)至革質(zhì),側(cè)生無柄,有時覆瓦狀。菌蓋半圓形至扇形,基部狹窄。(2-10)cm×(3-20)cm,厚3-20mm;蓋面紅褐色至栗褐色,有短粗的絨毛,漸變?yōu)槔w毛狀或近光滑,往往有環(huán)帶;邊緣暗灰色,薄、銳,常內(nèi)卷。管口面初期近白色,后與菌蓋同色,每1mm間2-5個;管壁薄,后期裂為齒狀。剛毛稀少,有時無,褐色,錐形,(13-30)11μm×(5-7)μm。孢子近球形至寬橢圓形,(4-8)μm×(3.5-5.5)μm,黃褐色,光滑。

    性狀

    性狀鑒別 子實體無柄。菌蓋扇形或半圓形,基部較窄,長徑2-15cm,短徑2-8cm,厚3-12mm,表面琥珀褐色或栗色,有同心環(huán)帶,光滑或有粗毛,邊緣薄,內(nèi)卷,暗灰色。管口面與菌蓋表面同色,管口多角形,或有齒裂。質(zhì)硬。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

    對小白鼠肉瘤及艾氏瘤的抑制率分別為90%及100%。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順氣;益神;祛風(fēng);抗腫瘤。主胃?。宦轱L(fēng)??;腫瘤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來源蘿藦科白地牛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以根入藥。生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東。功能主治主治腸結(jié)核。用法用量配苦木霜、黃柏、毛冬青根各3錢,水煎服。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Bái Dì Zǐ Wǎn別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白葉不翻、小一支箭、白頭翁(《云南中草藥選》)。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菊科植物鉤毛大丁草的根。秋、冬采挖。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邊、草叢中。原......
  • 《中藥大辭典》:白堊拼音注音Bái è別名白涂(《說文》),白善土(《別錄》),白土子(《本草衍義》),畫粉(《綱目》)。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沉積巖類巖石白堊的塊狀物或粉末。原形態(tài)由方解石質(zhì)點(diǎn)和有孔蟲,軟體動物和球菌類的方解石質(zhì)碎屑組成。為白......
  • 拼音注音Bái è Tiě Xiàn Jué別名豬鬃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鐵線蕨科植物白堊鐵線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iantumgravesii Hance[A.leveillei Christ;A.gravesii Hance v......
  • 《中國藥典》:白頭翁拼音注音Bái Tóu Wēnɡ別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英文名RADIX PULSATILLAE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