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用藥姿勢講究多

    硝酸甘油片不能站著含服

    硝酸甘油片是抗心絞痛的急救藥物,病人用藥后會使全身血管擴張,如果用藥后取站立體位,可因體位性低血壓而致大腦缺血。含服硝酸甘油片時最好取半臥位或坐位,許多病人想當然地認為臥位更安全,其實不然。因為臥位時用藥使回心血量增加,心臟負荷加重,可使心絞痛加劇,反而對治療不利??诜幬锊灰芍?/p>

    躺著服藥時,可使藥片在食管內停留長達數(shù)小時而無感覺,最常見的停留部位是食管下部。在夜間吞服藥物,由于唾液分泌少,食管的蠕動減慢,問題會更突出,藥片一旦牢固地附著于食管壁,即使飲用大量的水,也難以沖走,由此而引發(fā)的食管炎和食管潰瘍并不少見。一般來說,服用普通藥物時最好取直立體位或端坐姿勢,服藥后也不要立即躺臥,應稍稍活動后再臥床休息。

    胃潰瘍部位不同,服藥后臥位有別

    為了使藥物與潰瘍面有較長的接觸時間,服用抗?jié)兯幒髴o臥一小時,并根據(jù)潰瘍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臥位。潰瘍在胃底后壁,宜仰臥;潰瘍在胃體后側壁,宜左側臥,這樣既可以減慢藥物排空時間,延長藥效,又可以減少胃酸和十二指腸液的反流,減輕對胃黏膜的腐蝕作用。

    點眼藥姿勢正確能提高藥效

    有的眼藥水有一定的毒性,如使用不當可使人體中毒,如散瞳藥阿托品、縮瞳藥毛果蕓香堿等,所以滴藥時一定要將手指壓緊內眥(淚囊部)5分鐘,以免藥液通過鼻淚管而流入鼻腔和咽喉部。對于眼部感染嚴重者,最好使用眼藥膏,方能全天維持有效的藥物濃度。涂眼藥膏時用一手輕拉下眼皮,另一手將眼藥膏擠入病眼內,涂眼藥膏后要閉目休息片刻,讓眼藥膏溶化并均勻地分布在眼球上。

    耳、鼻、喉用藥姿勢有技巧

    正確的使用滴耳藥的姿勢是患者病耳側向上方,將耳郭向下牽拉,使耳道變直,然后再滴藥。雙耳都有病時,先滴一側,過一定時間后再滴另一側。滴藥后應用手按壓耳屏,并保持側臥位幾分鐘后再坐起。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滴入雙氧水后應等幾分鐘,讓雙氧水將膿性分泌物等浸潤,然后再將外耳道清洗干凈,最后滴入治療藥物。否則治療藥物難以通過穿孔的鼓膜到達中耳,也就起不到治療作用。

    使用滴鼻藥時,首先應擤出鼻腔內的分泌物。為了防止滴鼻藥從鼻后腔流入咽喉和口腔,病人可以仰臥,頭伸出床邊,使額頭朝上,滴藥時可讓藥液順著患側或雙側慢慢流下,讓鼻腔側壁起緩沖作用,以免藥液直接流入咽部。滴入藥物后數(shù)分鐘才可坐起,滴鼻管不要碰到鼻部以免污染藥液。

    在使用治療哮喘、咽喉炎或口腔潰瘍的噴霧劑時,最好對著鏡子,讓噴霧劑對準喉部(或患部)噴,這樣才有利于藥物在該部位保持有效的濃度,迅速發(fā)揮藥效。噴完藥物后應盡量屏氣數(shù)秒鐘,而且盡量不要有吞咽動作,好讓藥物能充分吸收。(郭慶偉)

更多中藥材
  • 膽道蛔蟲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以30歲以下的青少年較多。膽道蛔蟲需要與上腹部其他急腹癥進行鑒別,如胃痙攣、急性胃炎、胰腺炎、膽石癥、膽道蛔蟲和膽石癥并存,有時很難識別。因此,當診斷不明確時,西醫(yī)鎮(zhèn)痛解痙,掩蓋癥狀,延誤診斷;中藥因煎藥費時,嘔......
  • 現(xiàn)代名醫(yī)施金墨先生從醫(yī)60多年,博覽醫(yī)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尋找。他學習嚴謹,醫(yī)理透徹,臨床經驗豐富,療效顯著,尤其是善用對藥?,F(xiàn)總結施老治療失眠的經驗,介紹如下:辨證施治分九法。施老將臨床上看到的失眠分為四種情況:睡眠不能;睡眠時間短,醒來......
  • 膽石癥是一種由膽汁沉積、膽道感染、膽道蛔蟲病或膽固醇代謝紊亂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見病和常見病。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中國膽石癥的自然人口發(fā)病率約為7.8%。據(jù)報道,膽結石與膽癌的發(fā)生有很強的相關性。隨著膽結石數(shù)量的增加,膽結石的風險也在增......
  • 組成 柴胡10克,瓜蔞根12克,當歸9克,紅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黃(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絡散結。主治 跌仆損傷,瘀血留于脅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間神經痛、肋軟骨炎等......
  • 腎臟之識眾所周知,中醫(yī)學的臟腑并非一個單純的解剖學概念,而是一個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關概念也因而呈現(xiàn)虛實相兼、過于抽象,且只有放在傳統(tǒng)文化的語境下才能準確理解。在臟腑學說中,腎具有四個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長、發(fā)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