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足癬俗稱“腳氣”,本病多由濕熱侵襲、濕熱下注所致,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殺蟲。筆者應(yīng)用下列外治方療效滿意:
1.木瓜30克,甘草30克,荊芥20克,浮萍25克。將上藥水煎取汁,適當溫度時足浴15~30分鐘。每日兩次,每日一劑,連用5~10天。
2.藿香30克,黃精、大黃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將上藥打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shù)次)。使用時取藥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用5天。
3.苦參、大黃、白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上藥水煎取汁,適當溫度時浴足。每次10~15分鐘,每日3次,每日一劑。
4.大楓子、木槿皮、蜂房各等量。將上藥烘干研末,密封包裝,每袋約重40克。每次取藥粉一袋倒入盆中,加溫水約1000~2000毫升,混勻足浴,每次20分鐘,7日為一療程,連用1~2個療程。
5.白鮮皮40克,紫草、徐長卿、蒼術(shù)各30克,防風20克,荊芥穗、枯礬各10克,透骨草、蟬蛻各50克。上藥加水約3000毫升煮沸,待溫時泡足10~20分鐘,每日兩次。
6.烏梅100克,白及、苦楝皮各50克,吳茱萸15克,五味子、冰片各10克。將上藥濃煎后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用棉棒蘸藥液涂搽患腳,每日一劑,每日兩次。(李永明 張可堂)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足癬俗稱“腳氣”,本病多由濕熱侵襲、濕熱下注所致,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殺蟲。筆者應(yīng)用下列外治方療效滿意:
1.木瓜30克,甘草30克,荊芥20克,浮萍25克。將上藥水煎取汁,適當溫度時足浴15~30分鐘。每日兩次,每日一劑,連用5~10天。
2.藿香30克,黃精、大黃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將上藥打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shù)次)。使用時取藥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用5天。
3.苦參、大黃、白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上藥水煎取汁,適當溫度時浴足。每次10~15分鐘,每日3次,每日一劑。
4.大楓子、木槿皮、蜂房各等量。將上藥烘干研末,密封包裝,每袋約重40克。每次取藥粉一袋倒入盆中,加溫水約1000~2000毫升,混勻足浴,每次20分鐘,7日為一療程,連用1~2個療程。
5.白鮮皮40克,紫草、徐長卿、蒼術(shù)各30克,防風20克,荊芥穗、枯礬各10克,透骨草、蟬蛻各50克。上藥加水約3000毫升煮沸,待溫時泡足10~20分鐘,每日兩次。
6.烏梅100克,白及、苦楝皮各50克,吳茱萸15克,五味子、冰片各10克。將上藥濃煎后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用棉棒蘸藥液涂搽患腳,每日一劑,每日兩次。(李永明 張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