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治療高脂血癥

    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質(zhì)的總稱,主要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等,它們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脂肪代謝或運轉(zhuǎn)異常使血漿一種或多種脂質(zhì)高于正常時,稱為高脂血癥。高脂血癥的主要危害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導致眾多的相關(guān)疾病,其中最常見的一種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

    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產(chǎn)生與肝、脾、腎三臟關(guān)系最為密切,其中尤以脾、腎為要,屬中醫(yī)“痰濁”、“血瘀”、“濕阻”范疇,中醫(yī)辨證治療,一般分為以下幾型:

    脾虛濕盛型

    證見脘腹脹悶,不思飲食,泛惡欲嘔,口淡不渴,腹痛腹瀉,頭身重困,舌胖,苔白膩,脈濡滑。

    治宜健脾化濕,選用五苓散加減,藥用蒼白術(shù)、厚樸、陳皮、桂枝、豬苓、澤瀉、茯苓各10克,生姜3片,大棗5枚,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下同)。中成藥可選用脂必妥片,每次3片,每日兩次,口服;參苓白術(shù)丸,每次9克,每日兩次,口服;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兩次,口服。

    氣血不足型

    證見少氣懶言,乏力自汗,面色蒼白或萎黃,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脈細弱。

    治宜氣血雙補,選用八珍湯加減,藥用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黨參、白術(shù)、茯苓、桂圓肉各10克,黃芪15克,大棗5枚,炙甘草5克。中成藥可選用補中益氣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兩次,口服;八珍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兩次,口服;阿膠補血沖劑,每次10克,每日兩次,沖飲。

    痰濁中阻型

    證見頭目眩暈,頭痛頭重,胸悶心悸,食欲不振,嘔惡痰涎,肢體困重,或見形體豐肥,或閉經(jīng),舌苔白膩,脈滑。

    治宜祛濕化痰,選用二陳湯加減,藥用天麻、蒼白術(shù)、法夏、茯苓、陳皮、澤瀉、扁豆、菖蒲各10克,吳茱萸、甘草各5克。中成藥可選用降脂靈顆粒,每次10克,每日3次,沖飲;減肥降脂靈,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減肥降脂膠囊,每天3次,每次兩粒,口服;脂可清膠囊,每次3粒,每天3次,口服;二陳丸,每次9克,每日兩次,口服。

    肝腎陰虛型

    證見頭暈目眩,健忘失眠,耳鳴如蟬,咽干口燥,脅痛,腰膝酸軟,五心煩熱,顴紅盜汗,男子遺精,女子月經(jīng)量少,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宜滋補肝腎,選用杞菊地黃湯加減,藥用枸杞子15克,菊花、生地黃、熟地黃、山藥、棗皮、茯苓、澤瀉、牡丹皮、天麥冬各10克,石斛20克。中成藥可選用杞菊地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銀杏葉片(舒血寧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杜仲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延衰降脂膠囊,每天兩次,每次兩粒,口服;調(diào)脂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靈精膠囊,每天3次,每次3粒,口服。

    肝膽濕熱型

    證見脅肋脹痛,口苦納呆,口氣臭穢,嘔惡腹脹,大便不調(diào),小便短赤,或陰囊濕疹,或睪丸腫脹疼痛,或帶下黃臭,外陰瘙癢,舌苔黃膩,脈弦數(shù)。

    治宜清泄?jié)駸?、疏利肝膽,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用龍膽草、木通、甘草各5克,黃芩、山梔子、澤瀉、生地黃、柴胡、當歸、車前草各10克,茵陳15克。中成藥可選用龍膽瀉肝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3次,口服;茵梔黃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兩次,口服;茶多酚降脂膠囊,每日3次,每次4粒,口服;大黃醇片,每次3片,每日一次,空腹服。

    肝火上炎型

    證見頭目眩暈,耳鳴如潮,面紅目赤,口苦咽干,脅肋灼痛,煩燥易怒,不寐或惡夢紛紜,或吐血衄血,便秘尿赤,舌質(zhì)紅,苔黃糙,脈弦數(shù)。

    治宜清肝瀉火,選用清肝湯加減,藥用當歸、龍膽草、梔子、黃芩、黃柏、黃連、大黃、蘆薈各10克,草決明15克,青黛5克(沖飲)。中成藥可選用月見草油膠丸,每次5粒,每日兩次,口服;絞股藍總甙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茶色素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決明降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山花晶顆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口服;牛蒡螺旋藻顆粒,每次一袋,每日3次,沖飲。

    氣滯血瘀型

    證見情志抑郁,易怒,胸悶而喜太息,胸脅或乳房脹滿,走竄疼痛,少腹疼痛,性情急躁,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或咽中如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弦澀。

    治宜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藥用桃仁、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丹參、柴胡、佛手、枳殼各10克,紅花5克,山楂15克。中成藥可選用腦血康滴丸,每次10丸,每日兩次,口服;康爾心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丹田降脂丸,每次1~2克(約5~10粒),每日兩次,口服。

    脾腎陽虛型

    證見形寒肢冷,面色恍白,腰膝酸軟,少腹冷痛,腹脹便溏,面浮肢腫,小便不利,舌質(zhì)淡,苔薄白滑,脈沉細弱。

    治宜健脾溫腎,可選用濟生腎氣丸加減,藥用桂枝、附片、熟地黃、山藥、棗皮、茯苓、澤瀉、牡丹皮、木瓜、扁豆、豬苓、大腹皮各10克。中成藥可選用金降脂平片,每次4片,每天3次,口服;消補減肥片,每次6~8片,每天3次,口服;濟生腎氣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胡獻國)

更多中藥材
  • 山藥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虛勞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療脾胃不足和腎氣不足。但有濕熱實邪者(如大便粘滯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黃膩等)不宜多服;山藥有收澀作用,大便干結(jié)者不宜食用;山藥淀粉酶不耐高熱,不宜長時間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藥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臨床上多采用西藥治療。雖然降壓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對于高血壓患者,試著按摩穴位來幫助降壓。以下是三個降壓效果好的穴位。百會穴百會穴具有平肝潛陽、鎮(zhèn)肝熄風的功效。現(xiàn)代研究表明,按摩百會穴可以調(diào)節(jié)微血管的收......
  • 一.野菊花是深黃色的管狀花,質(zhì)輕,氣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壓高,增加心臟負擔,傷心,消除心煩。心在舌頭上開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癢都屬于心臟,故野菊花還可以去除癤癰、喉嚨痛、止癢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陽上亢引起頭暈、......
  • 有沒有這樣的方子能讓眼睛清澈明亮?聲音一落,我就看到一位鶴發(fā)銀須的老人步履蹣跚地向我們走來。老人叫倪維德,出生于元末明初。這一次,經(jīng)過600多年的歷史,他給我們帶來了最驕傲的石斛夜光丸。眾所周知,古代沒有電燈。古人通常用油燈照明。油燈有一個......
  • 測試測試sc測試測試sc測試測試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