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重探五行思想的起源建構(上)

    譚春雨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文獻研究所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典宇宙演化哲學觀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yī)學將五行學說作為其最重要的理論思想基礎之一,但一直以來,由于學術界對五行學說思想內涵認識的混亂,使得其在中醫(yī)學中的價值作用也受到質疑。所以,重新探討五行思想內涵及其起源建構過程,對于中國古典宇宙哲學觀及中醫(yī)學理論思想的繼承發(fā)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代傳統(tǒng)五行

    思想起源論是錯誤的

    對于五行思想內涵及其起源建構過程,近現代有“五材”元素論、“五方”論、“五星”論等不同觀點,其中尤以“五材”元素論最為盛行,現代中醫(yī)學也一直采用此說。不過這些觀點在實踐思維邏輯上錯誤百出。

    如“五材”元素觀中,首先“火”并非類似木土金水的“材質”性形而器;其次,“五材”是事物存在概念,而“行”則是事物功能狀態(tài),二者無必然的邏輯聯系;第三,將“五材”說成宇宙萬物的基本構成元素也沒有思想實踐依據;第四,“五材”說解釋五行生克制化經不起邏輯推敲,如“木生火”通常被理解為木材可以燃燒生火,但木柴燃燒后,應該是被火燒掉了,按照這種邏輯,當說“火克木”更準確些。

    “五星”起源說更為荒誕,首先后世所熟知的五大行星中,木星最初叫歲星,火星叫熒惑星,金星叫太白星,水星叫辰星,土星叫填星,很難想象最初與五行名稱沒有絲毫關系的五大行星怎么會突然之間統(tǒng)統(tǒng)變換成五行名稱;其次,五大行星之間怎樣“生”?如何“克”?這樣的觀念既沒有絲毫的實踐體驗基礎,也完全背離人類最基本的思維邏輯規(guī)律。

    五方起源論同樣經不起邏輯考證,首先,木火金水土五種事物與五方之間不存在任何必然的關聯關系;其次,表示空間方位的五方與表示物質關系的生克制化屬于兩個不同范疇觀念,類似西方克東方、東方生南方的觀念邏輯不可理喻;再者,五方這樣一個單純的地理空間概念和物質的運動性是無法建立邏輯聯系的。

    背離或缺乏實踐基礎的思維邏輯是不可能產生的。近代傳統(tǒng)五行思想內涵起源建構觀,在實踐體驗及其思辨邏輯等諸多方面都無法找到與“五行”哲學內涵相匹配的客觀實踐基礎,只能說明這些認識觀點在本質上是錯誤的。

    五行學說本質上是

    陰陽學說的衍化產物

    英國著名漢學家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曾就五行內涵思想的起源建構過程提出一些原則性認識:“五行的概念,倒不是一系列五種物質的概念,而是五種基本過程的概念”;“用‘要素’或‘元素’這種名稱來解說‘行’字,我們總會覺得它于義不足”;“‘行’字的來源,就有‘運動’的涵義”。

    李約瑟雖然沒能說明五行內涵思想的起源建構過程,但這些看法無疑是精辟中肯的。這種具有運動性、變化性時空過程的“五行”實際上是五種生化自然界四時氣候萬象的天地陰陽合和之氣。五行學說就是闡釋一年四時之中五種天地陰陽合和之氣盛衰消長制化及其生化自然界氣候萬象機制規(guī)律的一門理論學說。五行學說本質上是陰陽學說的衍化產物。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标庩枌W說認為,日為天陽之氣的本源,地為地陰之氣的本源,自然界四時氣候物候萬象根本上是天地陰陽二氣合和制化的產物。對于自然界而言,地球相對靜止不變,所以其陰氣在一年四時沒有明顯量度上的盛衰消長,但一年四時太陽視運動空間軌跡的不斷變化,使得其輻射到地球固定地理位置的陽氣具有量度上的盛衰消長之變。

    “陰靜陽動”使得四時陰陽合和之氣各不相同,而四時陰陽合和之氣從根本上看又都是天地陰陽之氣合和的產物,所以一年之中天地陰陽合和之氣可以區(qū)分為五種:首先是永恒存在、持續(xù)不斷交合蘊化形成四時陰陽合和之氣的天地陰陽本氣;其二是春季天地陰陽合和之氣;其三是夏季天地陰陽合和之氣;其四是秋季天地陰陽合和之氣;其五是冬季天地陰陽合和之氣。

    后世陰陽學說將此五種陰陽合和之氣稱之為“五運之氣”,簡稱“五氣”,由于“五氣”運行不息,盛衰不一,消長不斷,制化不停,所以又稱之為“五行”,五行學說即由此來。

    五行之氣中,責之于根本的天地陰陽本氣之合是其他四時之氣的發(fā)生形成之母,而其他四時天地陰陽合和之氣是天地陰陽本氣合和之子。所以天地陰陽本氣分為四時則為四時之氣,四時之氣合在一起又是天地本氣。漢代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對五行學說的這種基本思想內涵特點曾做了明確精辟的解釋:“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p>

更多中藥材
  • 補氣養(yǎng)血已經成為了大家都非常關心的話題,這是因為補氣養(yǎng)血看起來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補氣養(yǎng)血卻對于女性的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個問題,在調理血氣不足這個方面最有發(fā)言權的應該就是我們的中醫(yī)了,因為中醫(yī)對于這個問題已經......
  • 對于喜愛奇珍異寶的人士來說冬蟲夏草這種藥材寶貴無比,因為冬蟲夏草能夠幫助人們解決身體的疾病問題,而且效果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人們在特殊情況下也會不惜一切來食用冬蟲夏草,但是不少人都擔心冬蟲夏草的藥性太強,會引起上火,那么,冬蟲夏草吃了上火嗎......
  • 很多的朋友平時由于工作繁忙,在喝中藥的時候喜歡一次性煮出好多來,然后用專業(yè)的塑封袋進行包裝以后儲存,然后平時在喝的時候,取出一份進行加熱,這樣會節(jié)約很多的時間,但是中藥材長時間的存放以后,它的藥效可能會有所下降,并且還可能會出現有霉變的可能......
  • 鐵莧菜,是鄉(xiāng)下田間地頭常出現的一種植物,很多農村人常把它當做下飯的菜吃,但是普通人卻不知道鐵莧菜也是一種很好的藥物,鐵莧菜:別名人莧、血見愁、海蚌含珠、撮斗裝珍珠等,屬大戟科鐵莧菜屬植物鐵莧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
  •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黃麻素,人們對它褒貶不一 ,很多人對它產生抗拒和厭惡,其實只是因為我們對它認識不夠全面,麻黃素是麻黃(Ephedra)中所含的生物堿,在古代中國醫(yī)學的《傷寒論》中巳作為生草藥用于治療,1887年由長井長義進行了結晶分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