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花中之王牡丹花

    馬有度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花兒中為王的是牡丹”,這“花王”的美譽早在唐代即已廣為流傳。唐代詩人皮日休就曾吟詩贊頌:“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號作百花王。竟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p>

    的確,牡丹花大而美,無論紅、紫、黃、白、綠各色牡丹,都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唐代詩人王維有“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的名句。宋代文豪蘇軾的“一朵妖紅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牡丹是觀賞名花,它的根皮又是治病良藥,叫做牡丹皮,簡稱丹皮,是一種重要的清熱涼血藥。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強調牡丹皮“涼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現(xiàn)代研究也發(fā)現(xiàn)它有解熱、抗炎、抑菌的藥理作用。陰虛發(fā)熱,夜熱早涼,或肺結核病人潮熱盜汗,痰中帶血,都可使用。專退虛熱的青蒿鱉甲湯,滋養(yǎng)肝腎的六味地黃丸,其中都有牡丹皮。婦女肝郁火旺,身煩熱,夜晚更明顯,面潮紅,口干,眼睛干澀,月經(jīng)不調等癥,可用丹皮和梔子、柴胡、白芍等配合,如丹梔逍遙散。婦女痛經(jīng),月經(jīng)停閉,子宮肌瘤,又常和桂枝、茯苓、芍藥、桃仁同用,如桂枝茯苓丸。據(jù)報道,用桂枝茯苓丸治療32例卵巢囊腫,痊愈23例,好轉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63%。

    丹皮涼血,有助于止血,所以在許多發(fā)熱疾病和傳染病的過程中,皮下出血、鼻出血,也常使用。著名的清熱涼血方劑犀角地黃湯,方中就有牡丹皮。

    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指出,牡丹皮可以“療癰瘡”。直至今日,無論外部的瘡或體內的癰,都可使用。治療在外的瘡癤疔毒,可與金銀花、連翹、野菊花配伍;治療在內的腸癰(闌尾炎),可與大黃、桃仁等配伍。醫(yī)圣張仲景專治腸癰的名方,就取名為大黃牡丹皮湯?,F(xiàn)代研究表明,丹皮還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常與野菊花、石決明等配用,如丹皮野菊湯。

    由此看來,花王牡丹的花朵各色各樣,牡丹根皮的藥效也是多種多樣,確實是花好藥也好!

更多中藥材
  • 教大家一個方法,用30到50克黃芪加適量的水,用黃芪煮出來的水再用來煮大米,黃芪是大補元氣的中藥,它能補氣,所謂氣呢,是一種能量,氣不足的時候啊,就疲勞,耐力差,我們用這樣的一個黃芪水煮粥煮飯,連著吃一周,一般氣虛的人就會感覺有改善。......
  • 當我們身體得了風寒感冒的時候,千萬別再喝冷水!《靈樞》記載,“形寒,寒飲則傷肺”,就是說呢,身體受了風寒,再喝涼水,兩韓共同侵襲,就會損傷肺臟。......
  • 夏季感冒與其他季節(jié)不同,夏季呢,天氣濕熱,我們又喜歡在空調房里面吃西瓜、冰棍,這個時候容易形成外感風寒夾濕證。有個治療暑濕感冒的方劑叫香薷散,出自《溫病條辨》香薷九克,白扁豆、厚樸各六克煎煮。此方呢,在治療暑熱的同時,還能兼顧脾胃,祛脾胃之......
  • 所謂病從口入,戊肝病毒會通過被污染的飲用水、肉類、海鮮、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間接的經(jīng)消化道傳播。大多數(shù)人呢,被感染后會出現(xiàn)惡心、疲勞、胃口不好、黃疸等癥狀。不干呢是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其次它還會通過接觸母嬰血液等進行傳播。而戊肝目......
  • 近期多地疫情高發(fā),很多人呢都在家居家隔離兩周,甚至更長時間,這個有些人就開始睡眠逐漸不規(guī)律了,白天睡,晚上呢熬夜,要么追劇,要么打游戲,有些朋友問我呢,這算不算熬夜啊,這個睡眠時間也夠啊,我也沒有整天都不睡,我要告訴大家,這也是熬夜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