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人夏日消暑三境界

    盛會 河南省內(nèi)鄉(xiāng)縣財政局

    炎炎夏日,古人如何納涼避暑呢?筆者歸納出古人夏日消暑有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物理消暑法。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

    第二種境界是飲食消暑法。據(jù)宋代的《東京夢華錄》記載,宋代人已較注意用清涼的飲食消夏防暑了。清熱防暑的食物已很豐富:西瓜、荷葉、綠豆湯、銀苗菜、新蓮、避暑湯等。至明清,伏日最盛行吃蓮子羹湯。除上述以外,古代伏日消暑食品還有綠荷包子、楊梅、鮮藕、鮮菱等近十余種。其中以水果、蔬菜和中草藥為多,這些食物大多性味甘、寒、溫、平、辛。功能清熱消暑、除煩止渴,或瀉火解毒、養(yǎng)心寧志、健脾益胃。

    第三種境界是休閑靜心法?!傲录t云不肯移,清心自合勝炎曦?!惫湃苏J為,清心靜氣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釤岣邷刂H,古人常常以垂釣、品茗、弈棋等休閑方式,來做到“心靜自然涼”。如唐朝儲光羲曾作詩曰:“垂釣綠彎春,春深古花亂;云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好,今天呢跟大家分享一個關于腰腿涼的這么一個病啊。那么我們這個患者是一個男性, 50歲,他的腰腿比較涼,然后雙腿特別沉,腰酸而且沉重,怕冷,舌頭胖大,苔白膩,脈沉緩,尺脈比較弱,什么表現(xiàn)呢?表現(xiàn)為腰酸沉重,腰為腎之府,它和這個腎虛肯定是......
  • 大家好,無論是養(yǎng)生啊,看中醫(yī)啊,甚至說做一些這個理療的時候,都會跟你講你濕氣太重了。那么濕到底是什么?我們之前也經(jīng)常講這個問題。首先濕最開始我們的理解是外濕,天地這種氣候,中醫(yī)講叫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第二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內(nèi)濕,內(nèi)濕產(chǎn)生跟什......
  • 大家好,經(jīng)常有患者聲音最近有點耳鳴啊,那么很多人對此都是比較苦惱,那么耳鳴分虛實兩種。首先我們說實癥,實癥耳中轟鳴,聲音特別大,再往下發(fā)展,有的就耳聾啊,轟鳴之后就暴聾,突然就耳聾,但是慢慢的緩解。但問題在哪兒呢?你看到其他癥狀,口苦,頭脹......
  • 傅某,男,64歲,建筑工人病人自我報告:在我們來看醫(yī)生之前,腰部和腿部疼痛已經(jīng)持續(xù)了好幾年。最近日益增加。夜間疼痛尤其嚴重,整晚都睡不著。有意識地腰部和背部像針刺一樣被刀割傷。非常痛苦一次服用5片去除疼痛片,疼痛無止境。去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四、五......
  • 大家好,有很多患者反映經(jīng)常后背疼,非常不舒服,那么我們常見的有三個可能性。第一個,肩周炎,頸椎病,肩周兩側(cè)這個壓迫的,這個時候很好辨別,胳膊能不能抬起來,舉起來很疼,好。脖子也是啊,脖子覺得來回活動里面有響聲啊,或者是特別酸痛啊難受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