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巧用中藥治乳癰

    王維恒 安徽省懷寧血吸蟲病防治站

    急性化膿性乳腺炎屬中醫(yī)“乳癰”的范疇,民俗稱之為“奶癤”、“奶瘡”。乳癰多見于哺乳期婦女,以初產(chǎn)婦多見,好發(fā)于產(chǎn)后3~4周。

    乳癰最初的表現(xiàn)是感到乳房漸漸作痛,一二天后痛處有紅腫、硬實現(xiàn)象,稍加碰撞或哺乳時疼痛加劇,還有畏寒、發(fā)熱、全身不適等癥狀。繼之,乳房腫脹更甚,用手一摸,表面燙手,觸之有包塊,如雞蛋大小,壓之疼痛明顯,口苦咽干,胸悶不適,飲食不香,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舌苔薄黃或黃膩,脈象弦數(shù)。乳癰初期,是乳汁瘀積,肝郁胃熱,毒熱蘊結而成,治以疏肝清熱、通乳消腫為主,方用栝樓牛蒡湯加減:全栝樓30克,牛蒡子15克,絲瓜絡20克,夏枯草15克,野菊花30克,金銀花15克,通草12克,路路通15克,甘草5克。每日1劑,水煎服4~6劑即可達到乳房包塊消散的目的。

    乳癰的早期局部治療非常重要。外敷藥可選金黃散、玉露散或雙柏散,用鮮菊花葉、鮮蒲公英等搗汁調(diào)敷患處,也可用50%芒硝溶液濕敷,每日3~4次,或用仙人掌去刺搗爛外敷。這里有幾則驗方可供選用:

    【蟾酥二黃散】藤黃30克,雄黃60克,蟾酥、制乳香、制沒藥各9克,將諸藥研極細末和勻,裝瓷瓶備用。局部常規(guī)消毒,將藥末撒于太乙膏上,敷貼患處,2天換藥1次。

    【行氣止痛散】柴胡6克,穿山甲10克,絲瓜絡10克,香附6克,地丁15克,野菊花15克,丹皮10克,共研為末,用茶水調(diào)敷患處。

    【加味沖和散】紫荊皮150克,獨活90克,白芷30克,赤芍60克,石菖蒲45克,蒲公英、乳香、沒藥、冰片各20克。上藥共研細末,每取適量,用75%酒精與凡士林各半調(diào)拌如糊,將藥膏攤于敷料上,敷于患處,每日換藥1次,5天為1療程。

    【二黃散】藥用大黃、黃柏、山梔、芒硝等,按10:3:2:2比例配方。諸藥研細末,每次取適量,用黃酒加童便調(diào)和加熱,涂在紗布上,外罩一層紗布,中央剪一小孔,露出乳頭,每天1換,每次用藥前最好將乳汁吸去。

    【中藥塞鼻】民間還常用塞鼻療法治乳癰。如:①用生半夏半粒,白芥子5粒,王不留行15粒,生姜少許。共搗爛,用兩層紗布包成橢圓形,塞入患者對側鼻孔,每天1次,每次2~3小時,一般1天內(nèi)癥狀減輕。雙側乳房同病,則雙側鼻孔交替。②取艾葉7片,杏仁尖7個,川椒7粒,白芷(中等大?。?片,冰片少許。分別研成細末,和勻。用白紙或紗布卷成條狀,交替塞入左右鼻孔,每日換2次,持續(xù)吸入。③藥用細辛、白芷、穿山甲、陳皮各30克,生半夏24克,丁香18克。上藥共研細末,紗布包2~3克塞患者之對側鼻孔中,6小時換藥1次?!堕}東本草》還載有外敷涌泉法,用葉下紅、鮮杠板歸葉各適量,共搗爛,敷足底涌泉穴,右癰敷左,左癰敷右。近代的《中醫(yī)外治法集要》亦載:用生地、大黃各等份,烘干,研為細末,醋調(diào)成膏狀,敷雙足涌泉穴,紗布包扎固定,12~24小時換藥1次,連用3~4天有效。

    預防乳癰,關鍵是避免乳汁淤積,防止乳頭損傷,經(jīng)常保持乳頭清潔衛(wèi)生,隨時更換內(nèi)衣和乳罩,注意觀察嬰兒口腔有無感染,同時,應保持情懷舒暢,飲食有節(jié)。

更多中藥材
  • 龐國明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在辨證施膏,正確確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選用藥材。膏方旨在調(diào)養(yǎng)防復、緩圖起效,與治病救危、務求速效有別,且需較長時間服用。因此,口感必須宜人,否則難以推廣久服。選藥組方時必須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高峰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呈緩慢起病、反復發(fā)作、逐漸進展的過程,最終導致死亡,其氣道病變的不可逆性和治療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預防COPD的發(fā)生和進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急癥之一。按臨床表現(xiàn)分為輕型急性胰腺炎與重型急性胰腺炎兩種。前者多見,臨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預后良好;后者少見,但病情危重,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臨床上,大多數(shù)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臨床病情兇險。......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張某,女32歲,2008年10月17日初診。患者于3月前晨起發(fā)現(xiàn)頭枕部斑禿一塊,后來逐漸發(fā)展而成全禿,經(jīng)多方醫(yī)治罔效,頭部光亮,羞于見人,夜寐多夢,大便干,月經(jīng)先期,量多色紅,口干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辨證為心血虧損......
  • 龐國明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編者按:膏方又稱膏滋,系指藥材反復煎煮,去渣濃縮后加輔料制成的半流體或固體制劑,是中醫(yī)的傳統(tǒng)劑型。隨著近年來膏方熱的廣泛興起,膏方在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凸顯出來。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院長、河南省首屆名中醫(yī)龐國明教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