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兒腹瀉推拿技術(shù)

    小兒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shù)比平時增多及大便性狀有改變(如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為特點的兒童常見病,尤其6個月至2歲嬰幼兒的發(fā)病率較高,多發(fā)生在夏秋季節(jié)。小兒腹瀉是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障礙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國雖然由于兒童營養(yǎng)情況及醫(yī)療條件的改善,由腹瀉病引起的死亡率明顯地下降,但其發(fā)病率仍高。小兒腹瀉為兒科重點防治的四大病之一。

    本病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小兒腸炎、小兒腸功能紊亂等疾病。同時根據(jù)腹瀉性質(zhì)不同可分為單純型(輕癥)和中毒型(重癥)。中毒型癥狀較為危急,可逐漸出現(xiàn)脫水、酸中毒的危象。

    中醫(yī)認為小兒脾常不足,易因乳食不節(jié)或不潔,或感受風寒、暑濕等外邪損傷脾胃,或因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失養(yǎng),久病不愈等致脾胃虛弱或脾腎陽虛。脾胃運化失職,不能腐熟水谷,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水谷不分,合污并下而成泄瀉。

    推拿治療

    1.治療原則

    健脾利濕止瀉。寒濕型溫中散寒,健脾化濕;濕熱型清熱利濕,調(diào)氣止瀉;傷食型消食導滯,健脾助運;脾虛型溫陽益氣,健脾止瀉;脾腎陽虛型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2.基本操作

    (1)患兒取家長抱坐位或仰臥位:補脾土300次,推大腸100次,清小腸100次,全運內(nèi)八卦50次。

    (2)患兒仍取仰臥位:摩腹5分鐘,揉臍及天樞100次。

    (3)患兒取俯臥位:揉龜尾100次,推七節(jié)骨100次;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

    3.辨證施治

    (1)寒濕泄:補脾土300次,補大腸200次,推三關(guān)100次,揉外勞宮100次;揉臍及天樞100次,順時針方向摩腹5分鐘,振腹一分鐘;捏脊3~5遍,按揉脾俞、胃俞、大腸俞、膀胱俞,每穴約半分鐘;揉龜尾100次,推上七節(jié)骨100次。

    (2)濕熱泄:補脾土100次,清大腸300次,清天河水50次,退六腑100次,逆時針方向摩腹3分鐘,揉臍及天樞100次;揉龜尾300次,推下七節(jié)骨100次。

    兼表證發(fā)熱者加開天門50次,推坎宮100次,運太陽100次;拿揉風池5~10次,拿肩井8~10次。

    (3)傷食泄:揉板門100次,補脾土300次,清胃經(jīng)100次,清大腸300次,清小腸100次,全運內(nèi)八卦50次,推四橫紋50次;逆時針方向摩腹3分鐘,摩中脘100次,揉臍及天樞100次,揉龜尾200次,推下七節(jié)骨100次。

    (4)脾虛泄:補脾土300次,補大腸100次,板門推向橫紋100次;逆時針方向摩腹5分鐘,振腹一分鐘,三指揉臍、氣海和關(guān)元100次;捏脊3~5遍,按揉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血海、足三里,每穴約半分鐘;揉龜尾100次,推上七節(jié)骨100次。

    (5)脾腎陽虛泄:補脾土300次,補腎水500次;推三關(guān)100次,揉外勞宮50次,按揉百會100次,逆時針方向摩腹5分鐘,揉臍及丹田100次,捏脊3~5遍,按揉脾俞、腎俞、大腸俞、膀胱俞,每穴約半分鐘;揉龜尾100次,推上七節(jié)骨100次,擦命門、八髎,以透熱為度。

    適宜技術(shù)

    1.高氏揉捏法治療小兒傷食瀉技術(shù)

    (1)揉腹:患兒仰臥。術(shù)者中指放于神闕、天樞穴,食指放于中脘穴,力度以皮膚凹陷3~5毫米為宜,順時針方向揉腹5~6分鐘。

    (2)揉足三里:患兒仰臥,雙下肢微屈。術(shù)者以兩拇指指腹放于患兒兩側(cè)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膚凹陷2~3毫米為宜,左手逆時針、右手順時針方向旋揉2~3分鐘,頻率80~100次/分鐘。

    (3)揉背俞穴:患兒俯臥。術(shù)者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分別放于脾俞、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膚凹陷1~2毫米為宜,點揉2~3分鐘,先左側(cè),后右側(cè)。

    (4)捏脊:患兒俯臥。術(shù)者兩拇指橈側(cè)緣頂住患兒背部皮膚,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沿兩側(cè)膀胱經(jīng),先從大杼穴開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復捏提6~9遍,再從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處重復捏提3~6遍,結(jié)束治療。根據(jù)年齡、體質(zhì)強弱不同,調(diào)節(jié)用力的大小。每日或隔日治療一次,7天為一療程。

    2.飲食療法

    輕型腹瀉停止喂哺不易消化及脂肪類食物即可。吐瀉嚴重者應暫時禁食,但除頻繁嘔吐外,一般不必禁水,吐瀉好轉(zhuǎn)后應逐漸恢復飲食。母乳喂養(yǎng)者可繼續(xù)哺母乳,暫停輔食。人工喂養(yǎng)者可給用等量米湯或水稀釋的牛奶或脫脂奶等。病毒性腸炎多有雙糖酶缺乏,對疑似病例暫停乳類喂養(yǎng),改喂豆制代乳品,或用發(fā)酵奶,可減輕腹瀉,縮短病程。

    注意事項

    1.臨床治療泄瀉,健脾和胃是關(guān)鍵,揉腹(揉中脘、揉神闕、揉天樞)、揉脾俞、揉胃俞、揉足三里使脾胃等消化器官的興奮性提高,增強消化吸收功能。該療法最大優(yōu)勢是不用針藥,無痛苦,無毒副作用,患兒依從性良好,便于實施。

    2.推拿主要用于輕型腹瀉和慢性腹瀉,對于重型腹瀉、嚴重脫水及酸堿平衡失調(diào)者應行綜合治療;推拿手法要柔和,不要損傷患兒皮膚,可用蔥姜水(蔥姜各半)作為介質(zhì),注意小兒飲食衛(wèi)生,合理喂養(yǎng)。腹瀉期間,應控制飲食。

    3.提倡母乳喂養(yǎng),避免在夏季斷奶。添加輔食應采取逐漸過渡方式,注意合理喂養(yǎng)。培養(yǎng)小兒良好的飲食和衛(wèi)生習慣。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diào),招致耐藥菌繁殖引起腸炎。

更多中藥材
  • 1.老人老人服用螺旋藻,45%是針對特定病癥,28%用來保持身體健康的良好的精神,12%用來作為營養(yǎng)補充。在針對特殊病癥的人中,22%為了增加血糖,15%為了保護眼睛,14%則為解除便秘。2.嬰幼兒聯(lián)合國提出: 2000 年世界母乳喂養(yǎng)率應......
  •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一般牙齒如果不是因為齲齒引起的牙痛,就是上火引起的牙疼,牙疼是很讓人煩惱的,吃不下東西,陣陣疼痛讓我們的心情也變的特別的焦躁,很多時候吃藥都不管用,老是吃止疼藥對身體也不好,所以想要通過中藥來解決,那么上火牙痛吃什......
  • 雪蓮菌是混合菌,主要是由酵母菌、乳酸菌混合而成,雪蓮菌是由西藏傳來的。它的最主要作用是用來發(fā)酵酸奶,因為雪蓮菌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多的好處,我們該怎么食用呢?我們對雪蓮菌了解的太少,那么今天我們就好好的了解下,看看雪蓮菌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
  • 中藥是治療很多疾病比較有效果的藥物治療,那么便秘也是可以使用中藥治療的,但是中藥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具體出現(xiàn)它的效果,所以我們要重視中藥的作用。而且潤腸是比較好的選擇,那么潤腸的中藥有哪些呢?實際上應該是有很好的藥材來通便的,那么我們還是需要來......
  • 尿布疹是嬰兒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且無論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都有可能發(fā)生,出現(xiàn)了尿布疹以后,對寶寶來說是非常有傷害的,當然也需要媽媽們及時的給寶寶進行治療,而中藥材紫菜膏就有治療尿布疹的效果,其實紫草膏是可以在家自己制作的,那么到底紫草膏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