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山苔

    《中藥大辭典》:白山苔拼音注音Bái Shān Tái出處

    《吉林中草藥》

    來源

    為杜鵑花科植物細(xì)葉杜香。全年可采,陰干,或采鮮葉熬膏。

    生境分布

    生長于苔蘚類水甸子內(nèi)或濕潤的山坡上。分布我國東北與內(nèi)蒙古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小喬木,高達(dá)50厘米。多分枝,幼枝密生黃褐色絨毛。葉互生,密集;近革質(zhì);線形,長約1.5~3.5厘米,寬1.5~2.5毫米,上面深綠色,下面密被褐色絨毛,邊緣反卷,中脈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凸起,嫩枝、幼葉及花序上生有黃色粒狀腺體。傘房花序生于前-年生枝頂;花白色,花梗細(xì),長1~2厘米,密生褐色絨毛;花萼5裂,宿存;花冠5深裂,裂瓣長卵形;雄蕊10;花柱細(xì)長,宿存。蒴果卵形,生褐色細(xì)毛,由基部開始向上方開裂?;ㄆ?~7月。果期7~8月。

    化學(xué)成分

    細(xì)葉杜香的葉、根含鞣質(zhì)1.42~6.73%,揮發(fā)油0.36~2.59%(干重)

    藥理作用

    用水汽蒸餾所得之棕黃色揮發(fā)油,能抑制兔、蛙的呼吸及運動反應(yīng),并增加興奮性,最后導(dǎo)致呼吸及心跳的停止,以上作用皆屬中樞性。對離體蛙心、兔小腸及子宮具有對肌肉的直接抑制作用。對骨胳肌及運動神經(jīng)有麻痹作用。以其葉作飲料,據(jù)云有強壯作用。

    功能主治

    調(diào)經(jīng)。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不孕,胃潰瘍。

    復(fù)方

    ①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不孕:白山苔葉適量,水煎過濾,濃縮成膏,酌情內(nèi)服。

    ②治胃潰瘍:白山苔三錢,水煎,日服二次。(功用主治以下出《吉林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山苔拼音注音Bái Shān Tái出處

    出自《吉林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細(xì)葉杜香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dum palustre L.var. angustum N.Busch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陰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濕潤的山坡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為東北及內(nèi)蒙古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小灌木,高40-50cm。樹皮灰褐色;多分枝,幼枝密生黃褐色絨毛。單葉互生,密集;葉片近革質(zhì),線形,長1.5-3.5cm,寬1.5-2.5.Mm,上面深綠色,下面密被褐色絨毛,邊緣反卷,中脈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凸起,嫩枝、幼葉及花序上生有黃色粒狀腺體。傘房花序生在前一年的枝頂;花梗細(xì),長1-2cm,密生褐色絨毛;花萼5裂,宿存;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長卵形;雄蕊10枚;花柱細(xì)攻,宿存。蒴果卵形,具褐色細(xì)毛,由基部向上開裂?;ㄆ?-7月,果期7-8月。

    化學(xué)成分

    細(xì)葉杜香干葉中含精油1.52%。油中酚類成分占2.15%,萜類組分中鑒定出α-和β-蒎烯(pinene),△3-蒈烯(△3-carene),檸檬烯(limonene),桉葉素(cineole)和對-聚傘花素(p-cymene)[1]。

    藥理作用

    用水汽蒸餾所得之棕黃色揮發(fā)油,能抑制兔、蛙的呼吸及運動反應(yīng),并增加興奮性,最后導(dǎo)致呼吸及心跳的停止,以上作用皆屬中樞性。對離體蛙心、兔小腸及子宮具有對肌肉的直接抑制作用。對骨胳肌及運動神經(jīng)有麻痹作用。以其葉作飲料,據(jù)云有強壯作用。

    歸經(jīng)

    肝;胃經(jīng)

    性味

    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

    活血調(diào)經(jīng);化痰止咳。主月經(jīng)不調(diào);胃潰瘍;咳嗽多痰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或熬膏。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百部拼音注音Bǎi Bù別名百條根、百部草、鬧虱藥、藥虱藥英文名RADIX STEMONAE來源本品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 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 《中藥大辭典》:百部還魂拼音注音Bǎi Bù Hái Hún別名還魂草(《廣西中藥志》),狗笠耳(《廣西藥植名錄》)。出處《廣西中藥志》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裸蒴的全草或葉。生境分布分布西南及南部。原形態(tài)蔓生草本,全株有腥味,光滑無毛。莖軟弱,......
  • 拼音注音Bǎi Lǐ Xiānɡ別名地椒、麝香草來源為唇形科百里香屬植物百里香Thymus serpyllum L.[T. mongolicus Ronn.]和地椒(興凱百里香)T. przewalskii (Komar.) Nakai,以......
  • 來源杜鵑花科百里香葉杜鵑Rhododendron thymifolium Maxim.,以枝、葉入藥。生境分布甘肅、青海。性味辛,溫。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痰。主治慢性氣管炎,哮喘。用法用量鮮品2~3錢,水煎服。干品2兩,酒1斤,浸泡1周,去......
  • 拼音注音Bǎi Chǐ Wèi Máo別名扶芳木、竹葉青、山杜仲。英文名Hundred-dente Spindle-tree出處始載于《四川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百齒衛(wèi)矛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ounymus c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