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香附丸

    《中國(guó)藥典》:香附丸處方

    香附(醋制)300g 當(dāng)歸200g 川芎50g 白芍(炒)100g 熟地黃100g 白術(shù)(炒)100g 砂仁25g 陳皮50g 黃芩50g

    性狀

    為暗黃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氣香,味苦辛;或?yàn)樽睾稚乃弁杌虼竺弁?,氣香,味微甘、微苦辛?/p>炮制

    上九味,粉碎成細(xì)粉,過(guò)篩,混勻,用適量的黃酒泛丸,低溫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用煉蜜35~45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煉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理氣養(yǎng)血。用于氣滯血虛,胸悶脅痛,經(jīng)期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

    用黃酒或溫開(kāi)水送服,水丸一次6~9g,水蜜丸一次9~13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規(guī)格

    水蜜丸每10丸重1g|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

    水丸,密閉,防潮。水蜜丸、大蜜丸,密封。

    摘錄《中國(guó)藥典》《朱氏集驗(yàn)方》卷十一:香附丸處方

    牽牛(炒)香附子(炒)石燕(煅紅,酒浸,研)巴豆7粒(同牽牛炒,去巴豆)

    制法

    上藥研末,水泛為丸。

    功能主治

    治膀胱疝氣,外腎腫痛。

    用法用量

    用蓖麻湯下。

    摘錄《朱氏集驗(yàn)方》卷十一《普濟(jì)方》卷三三一:香附丸處方

    香附子60克(醋煮)吳茱萸 白薇各30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婦人白帶,下元虛冷。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崭箷r(shí)用米湯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三一《普濟(jì)方》卷三六六:香附丸處方

    香附子(大者,去皮)沉香各15克 檳榔 雄鼠糞(兩頭尖者,燒)各7.5克

    制法

    上為末,羊髓60克,煮爛和成膏,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治小兒牙齒不長(zhǎng)。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麝香湯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六六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金薄100和合,銀薄100和合,石膏(研)8分,龍齒(研)8分,鐵精(研)8分,地骨白皮8分,茯神8分,黃芩8分,生干地黃8分,升麻8分,茯苓8分,玄參8分,人參8分,虎睛1具(微炙),牛黃4分,生姜屑4分,麥門(mén)冬10分(去心),枳實(shí)(......
  • 處方益智1錢(qián)半,遠(yuǎn)志1錢(qián)半,當(dāng)歸1錢(qián)半,白芍1錢(qián)半,黃耆1錢(qián)半,天冬1錢(qián)半,龍骨(煅,炙)1錢(qián)半,芡實(shí)1錢(qián)半,澤瀉1錢(qián)半,茯神1錢(qián),金釵1錢(qián),甘草3分。功能主治酒傷心脾,傳染膀胱,火熏精漏,神氣不爽,飲食少進(jìn),赤白二濁。用法用量蓮肉、粳米、......
  • 《宜明論方》卷九:安神散處方御米殼(蜜炒)30克 人參 陳皮(去白)甘草(炙)30克制法上藥為末。功能主治喘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煎烏梅湯調(diào)下,臨臥服。摘錄《宜明論方》卷九《普濟(jì)方》卷一六三:安神散處方款冬花 佛耳草各9克 鐘乳石 白礬 甘......
  • 處方琥珀6g,蓮子24g,黨參15g,白芍15g,生地9g,淮山15g,黃耆9g,酸棗仁9g,三七3g,醋元胡6g,制乳香4.5g,制沒(méi)藥4.5g,朱茯神9g,遠(yuǎn)志6g,甘草3g,雙鉤藤9g。功能主治寧心安神,益氣鎮(zhèn)痛。主重傷痛極,夜寐不安......
  • 《蘭室秘藏》卷中:安神湯處方生甘草 炙甘草各6克 防風(fēng)7.5克 柴胡 升麻 酒生地黃 酒知母各15克 黃耆60克 酒黃柏 羌活各30克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頭痛頭眩,眼黑。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蔓荊子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