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消毒丹

    別名

    大白散(《解圍元藪》卷四)。

    處方

    明礬500克 白砒15克 蛇床子700克(炒)硫黃150克 海螵蛸150克

    制法

    各研末,先將砒、礬漸摻入鍋內(nèi),俟礬化枯收起,又將少些摻下,如此待枯盡,方同下三味和研細(xì)。

    功能主治

    殺蟲止癢,燥濕消毒。治牛皮血癬瘡。

    用法用量

    菜油調(diào)涂。四五日脫光。

    如血風(fēng)臭穢成片,濕腫黃水淋漓,或膿血粘漬太重,加核桃殼灰30克。

    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北芪30克 杞子30克 乳鴿1只制法先將乳鴿去毛及內(nèi)臟與北芪、杞子同放燉盅內(nèi),加水適量,隔水燉熟。功能主治補(bǔ)心益脾,固攝精氣。用于早泄、陽(yáng)痿、體倦乏力、自汗、心悸。用法用量飲湯吃肉,一般3天燉1次,3~5天為一療程。一療程即愈。摘錄《飲......
  • 來(lái)源本品為北豆根中提取的總生物堿片。性狀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黑棕色;味苦。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于火毒內(nèi)結(jié)所致的咽喉腫痛;急性咽炎、扁桃體炎見(jiàn)上述證候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0mg,一日3次。規(guī)格(1)15mg(2)30mg貯藏密......
  • 處方半夏(半服者)半兩(湯洗7次,為末)、丁香1錢(重碾碎)。制法上將半夏末水搜作劑,包丁香,再以面裹煨令熟,去面為末,生姜自然汁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嬰孩小兒風(fēng)痰在膈,痰盛咳嗽,作熱煩悶,神不安穩(wěn),睡眠不寧,可進(jìn)飲食或欲飲食,食之即嘔。......
  • 處方巴豆(去皮)半兩,大戟(銼碎)半兩。制法上藥同入銚內(nèi),油炒焦黃,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五積六聚。用法用量每服3丸,乳食前、臨臥米飲送下。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三......
  • 處方半夏(生姜制)南星(生姜制)軟石膏 香附子 梔子各等分制法上藥為末,神曲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火化痰。主痰火氣噯。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溫開(kāi)水送下。摘錄《古今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引《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