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五苓散

    《中國藥典》:五苓散處方

    茯苓180g 澤瀉300g 豬苓180g 肉桂120g 白術(炒)180g

    性狀

    淡黃色的粉末;氣微香,味微辛。

    炮制

    上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

    溫陽化氣,利濕行水。用于膀胱化氣不利,水濕內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泄瀉,渴不思飲。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貯藏

    密封,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明·方賢著《奇效良方》:五苓散處方

    澤瀉(二錢半) 肉桂(一兩) 赤茯苓(一兩半) 豬苓(一兩半)

    炮制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中暑煩渴,身熱頭痛,霍亂吐瀉,小便赤色,心神恍惚。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白湯調下,不拘時服。

    備注

    一方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明·方賢著《奇效良方》:五苓散處方

    澤瀉(三錢),豬苓、茯苓、白術,各二錢。官桂(去皮.一錢)。

    功能主治

    治發(fā)汗后,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渴欲飲水,脈浮,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五苓散處方

    澤瀉二十五兩,白術、豬苓(去皮)、赤茯苓(去皮),各十五兩。肉桂(去粗皮)十兩。

    炮制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傷寒、溫熱病,表里未解,頭痛發(fā)熱,口燥咽干,煩渴飲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煩渴不止者,宜服之。又治霍亂吐利,躁渴引飲。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熱湯調下,不計時候,服訖多飲熱湯,有汗出即愈。

    又治瘀熱在里,身發(fā)黃疸,濃煎茵陳蒿湯調下,食前服之。

    疸病發(fā)渴,及中暑引飲,亦可用水調服之。

    小兒加白術末少許服之。如發(fā)虛熱,加綿黃、人參末少許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傷寒論》:五苓散別名

    豬苓散(《太平圣惠方》卷九)、五苓湯(《宣明論方》卷五)。

    處方

    豬苓10克(去皮)澤瀉15克 白術10克 茯苓10克 桂枝7克(去皮)

    制法

    上五味,搗為散。

    藥理作用

    利尿作用《中國藥學會1962年學術議論文文摘集》1963:327~328,將五苓散(豬苓18克、會澤瀉30克、茯苓18克、桂枝12克、白術18克)研末,用50%酒精滲漉制成1:1的酊劑。另再將上述各藥分別亦按上法制成1:1的酊劑,觀察五苓散及其組成的單味藥對大白鼠的利尿作用。結果證明:五苓散及其組成藥物在給藥后第1小時排尿率,與給藥前對比有顯著增強,其中以二苓及桂枝的作用最強。對照組藥后2次的排尿率則無顯著差別。第2小時各組的排尿率增加較少,第3小時則無明顯的利尿作用。

    功能主治

    利水滲濕,溫陽化氣。治外有表證,內停水濕,頭痛發(fā)熱,煩渴欲飲,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濕內停的水腫,泄瀉,小便不利,以及霍亂、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痰飲,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蚨虤舛日摺,F用于腎炎、心性水腫、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腸炎等屬水濕內停者。

    用法用量

    以白飲和服3克,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備注

    方中豬苓、茯苓、澤瀉淡滲利濕,白術健脾燥濕,桂枝解表化氣。五藥相配,使水行氣化,表解脾健,則蓄水、痰飲所致諸證自除。

    摘錄《傷寒論》
更多中藥材
  •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保肺丸處方木香5錢(麩皮汁浸3日),當歸2兩,川芎2兩,益母草3兩,枳殼1兩,冬葵子1兩,廣皮1兩,甘草5錢。功能主治妊娠口厭肥甘,憂樂不常,飲食不節(jié),飽則即臥,貪閑久坐,血多飲溢,氣壅痰生,胞胎肥厚,或偏或側,任其......
  • 《幼科直言》卷四:保肺健脾湯處方白術7分(炒),白芍7分(炒),苡仁1錢,白扁豆1錢(炒),黃耆7分,沙參8分,陳皮6分,甘草6分,當歸6分,白茯苓7分。功能主治小兒因肺經受傷,或久咳后而成肺疳,面多青白,或泄瀉肚痛,或朝涼暮熱;或病中服藥......
  • 《醫(yī)宗金鑒》卷四十:保肺湯處方白及 薏苡仁 貝母 金銀花 陳皮 苦桔梗 苦葶藶 甘草節(jié)功能主治主肺癰,咳吐膿血。肺癰初起,加防風;潰后,加生黃耆、人參。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四十《醫(yī)林纂要》卷十:保肺湯處方金銀花1兩,元參8錢,......
  • 處方天冬1錢5分,麥冬1錢5分,人參1錢,沙參4錢,五味5分,玉竹3錢,女貞子2錢,茯苓2錢,山藥3錢,貝母2錢,茜草根2錢,杏仁3錢。功能主治肺虛而咳,肌表微熱,神倦氣短,不時火升,失血咽痛者。用法用量上加藕3兩(切片),煎湯代水煎藥服。......
  • 處方雪梨60枚(壓取汁20杯),生地、白茅根、生藕(合取汁10杯),白蘿卜、麥冬、荸薺(合取汁5杯)。制法上加白蜜1斤,飴糖8兩,竹瀝1杯,柿霜1兩,熬成膏。功能主治滋液潤燥,化痰保肺。主肺燥干咳失血,及肺痿出血,肺癰大勢已退,余熱未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