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烏蛇丸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烏蛇丸處方

    烏蛇90克(酒浸,炙微黃,去皮,骨)天南星30克(炮裂)干蝎30克(微炒)白附子30克(炮裂)羌活30克 白僵蠶30克(微炒)麻黃60克(去根、節(jié))防風(fēng)30克(去蘆頭)桂心30克

    制法

    上藥搗細(xì)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風(fēng)痹,手足緩弱,不能舉伸。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熱豆淋酒下,不計(jì)時(shí)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九《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烏蛇丸處方

    烏蛇肉30克(酒拌,炒令黃)天麻30克 白附子30克(炮裂)烏犀角屑15克 半夏15克(湯洗七遍,以生姜15克去皮同搗,炒令干)白僵蠶15克(微炒)天南星30克(炮裂)干蝎15克(微炒)麻黃15克(去根、節(jié))獨(dú)活15克 當(dāng)歸15克(銼碎,微炒)晚蠶沙15克(微炒)麝香7.5克(研)

    制法

    上藥搗細(xì)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婦人中風(fēng),牙關(guān)緊急,手足頑麻,心膈痰涎壅滯。

    用法用量

    每服7丸,溫酒送下,不計(jì)時(shí)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雞峰普濟(jì)方》卷四:烏蛇丸處方

    烏蛇120克 虎骨(酣浸,凈洗,涂酥炙)60克 黃松節(jié)(酒浸,炙干)天麻 牛膝 石斛(研末)萆薢 杜仲各30克 菟絲子 巴戟 獨(dú)活 防風(fēng) 桂心 肉蓯蓉 金毛狗脊 續(xù)斷 蓽澄茄 當(dāng)歸 附子各30克 木香15克 乳香(研勻)15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研勻,用木瓜隔子皮蒸令爛,研如糊,以酒化開,銀石器中熬過,和劑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風(fēng)毒濕腳氣,攻注疼痛,或癢痹生瘡,流黃水不止。

    用法用量

    空腹時(shí)服30丸,一日二次,溫服。

    摘錄《雞峰普濟(jì)方》卷四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冰硼散處方冰片50g 硼砂(煅)500g 朱砂60g 玄明粉500g性狀為粉紅色的粉末;氣芳香,味辛涼。炮制以上四味,朱砂水飛成極細(xì)粉,硼砂粉碎成細(xì)粉,將冰片研細(xì),與上述粉末及玄明粉配研,過篩,混勻,即得。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
  • 處方火消1錢5分,白月石5分,冰片3厘。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咽喉諸癥,雙單乳娥。用法用量吹之。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處方冰糖1錢,烏梅肉1分。功能主治甘酸養(yǎng)胃。主胎瘧。用法用量用水1茶鐘,濃煎半鐘服。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 處方南天燭子10~15克 冰糖15克制法南天燭子于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曬干后備用。每日取南天燭子10~15克,放入搪瓷杯內(nèi),加水適量煎湯,待煎沸5~7分鐘后,加入冰糖15克,稍煎即可。功能主治斂肺,止咳。適用于小兒百日咳。用法用......
  • 處方水發(fā)海參50克 冰糖適量制法將海參燉爛后,加入冰糖,再燉片刻即成。功能主治補(bǔ)腎益精,養(yǎng)血潤燥。適用于高血壓。用法用量早飯前空腹服。摘錄《民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