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萬應膏

    《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二:萬應膏處方

    川烏 草烏 生地 白蘞 白及 象皮 官桂 白芷 當歸 赤芍 羌活 苦參 土木鱉 穿山甲 烏藥 甘草 獨活 元參 定粉 大黃各15克

    制法

    上十九味,除定粉外,用凈香油2.5千克,將藥浸入油內,春五夏三,秋七冬十,候日數已足,入潔凈大鍋內,慢火熬至藥枯,浮起為度;住火片時,用布袋濾去滓,將油稱準,每500克,對定粉250克,用桃、柳枝不時攪之,以黑如漆,亮如鏡為度,滴入水內成珠,薄紙攤貼。

    功能主治

    治癰疽發(fā)背,對口諸瘡,痰核流注。

    用法用量

    用時貼患處。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二《青囊秘傳》:萬應膏處方

    制南星12克 大黃9克 川烏12克 桃仁9克 紅花9克 羌活4.5克 當歸15克 獨活9克 半夏12克 草烏9克 生姜60克 松香末1.5千克 密陀僧(研末)90克 硫黃(研末)240克 蔥白不拘。

    制法

    上藥用麻油500克,浸五天,熬枯去滓,瀝凈,熬至滴水成珠,入松香、陀僧、硫黃,攪勻,換微火,攤膏。

    功能主治

    治外瘍陰癥。

    用法用量

    貼患處。

    摘錄《青囊秘傳》
更多中藥材
  • 《醫(yī)宗金鑒》卷八十八:八厘散處方蘇木面3克 半兩錢3克 自然銅(醋淬七次)9克 乳香9克 沒藥9克 血竭9克 麝香0.3克 紅花3克 丁香1.5克 番木鱉(油煠去毛)3克制法共為細末。功能主治接骨散瘀。跌打損傷。用法用量用黃油或童便調,溫服......
  • 處方番木鱉(水浸去皮,麻油炸枯)5錢,蟾酥3錢,僵蠶1錢,乳香2錢,膽礬1錢,川蜈蚣3錢,甲片1錢,沒藥2錢,血竭1錢,朱砂3錢,蟬蛻1錢,全蝎3錢,原麝5分,牙皂5錢(去弦,炙),川烏1錢,雄黃1錢。制法上為細末,端陽修合,水泛為丸,如萊......
  • 處方桂心1兩,甘遂1兩,細辛1兩,歸身1兩,半夏1兩,甘草1兩,白芷1兩,芫花1兩,海藻1兩,紅花1兩,全蟲1兩,牙皂1兩,虎骨1兩,白及1兩,川烏(姜汁制)1兩,草烏(姜汁制)1兩。制法上藥各炒為末,用核桃肉泡去皮4兩,烏梅凈肉1斤,蒸爛......
  • 處方鱉頭、莧菜、蔥、蜜、甘草、甘遂、芫花、海藻、阿魏、鱉甲、水紅花子。制法上應為末者為末,應搗爛者搗爛,入末再搗,如和不勻,加燒酒調之。功能主治痞塊。用法用量先以水調白面作圈,圍痞上,大6-7分厚,其藥敷在痞上,外用錫注2把,放燒酒在內,熨......
  • 《外科集腋》卷四:八葉湯處方扁柏葉、青蒿葉、蓖麻葉、金銀葉、桃葉、柳葉、槐葉、艾葉各等分。功能主治陰 (匿蟲)。用法用量煎湯熏洗。摘錄《外科集腋》卷四《三因》卷十五:八葉湯處方桑葉、荷葉、地黃葉、皂角葉、蒻葉、蒼耳葉、菖蒲葉、何首烏葉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