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鐵笛丸

    《壽世保元》卷六:鐵笛丸處方

    當歸(酒洗)30克 懷熟地黃30克 懷生地黃30克 天門冬(去心,鹽炒)15克 黃柏(蜜炒)30克 知母15克 麥門冬(去心,鹽炒)15克 玄參9克 白茯苓(去皮)30克 訶子15克 阿膠(炒)15克 人乳250毫升 牛乳250毫升 烏梅肉15個 甜梨汁250毫升

    制法

    上藥除人乳、牛乳、梨汁外,均為細末,以二乳、梨汁加煉蜜拌勻為丸,如黃豆大。

    功能主治

    治聲嘶失音。

    用法用量

    每服,80~90丸,訶子湯下;蘿卜湯亦可。

    摘錄《壽世保元》卷六《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鐵笛丸處方

    訶子肉300克 茯苓300克 桔梗600克 青果120克 麥冬300克 貝母600克 風凰衣30克 瓜蔞皮300克 甘草600克 玄參(去聲)300克

    制法

    共研為細粉,過羅,煉蜜為丸,每丸重3克。

    功能主治

    潤肺利咽。治肺熱咽干,失音聲啞。

    用法用量

    每服2丸,日服三次,溫開水送下,或噙化。

    注意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之物。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明·《壽世保元》:鐵笛丸組成

    當歸(酒洗)(30克)、懷熟地黃(30克)、懷生地黃(30克)、天門冬(去心,鹽炒)(15克)、黃柏(蜜炒)(30克)、知母(15克)、麥門冬(去皮,鹽炒)(10克)、玄參(9克)、白茯苓(去皮)(30克)、訶子(15克)、炒阿膠(15克)、人乳(250毫升)、牛乳(250毫升)、烏梅肉15個、甜梨汁(250毫升)。

    用法

    原方無劑量。用法:上藥研為細末,加入乳1碗、甘梨汁1碗、牛乳1碗,煉蜜為丸。每服6克,每日3次。

    功效

    清熱潤肺利音。

    主治

    主治肺熱咽干,聲音嘶啞或咽喉腫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慢性咽炎等病癥。

    慢性咽炎:以本方含服治療64例,與銀黃含化片治療62例對照。療程為2個月,以臨床癥狀的消失判斷療效。結(jié)果:治療組治愈11例,顯效28例,有效16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5.9%;對照組治愈5例,顯效17例,有效23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72.6%。(《中醫(yī)藥導報》2007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療肺熱傷津之失音證。方用熟地黃、玄參、知母、黃柏等滋腎陰、瀉相火;天門冬、麥門冬等滋陰清肺熱;訶子利咽開音。臨床應用以聲音嘶啞、咽干、口渴為辨證要點。

    方歌

    《壽世保元》鐵笛丸,兩冬兩地歸母柏,玄參苓訶炒阿膠,烏梅梨汁人牛乳。

    摘錄明·《壽世保元》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白姜(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制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干,勿令焦,研為細末)。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血崩,老婦尤效。用法用量每服30丸,......
  • 處方五苓散加阿膠1錢,川芎1錢,炙草1錢,當歸3錢,艾葉3錢,白芍4分,熟地4分。功能主治尿血,其人素好色,屬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嵩崖尊生》卷八......
  • 處方滴花燒酒1盞,潮腦7錢,阿片煙膏。功能主治跌撲內(nèi)損,風濕走注,支節(jié)酸疼,閃腰挫氣諸般形體之癥。用法用量和勻,重湯頓熱,以棉紗線蘸透,乘熱摩搨患處。摘錄《飼鶴亭集方》......
  • 處方羊肉1腳子(卸成事件),草果5個,良姜2錢。功能主治補中益氣。主用法用量上藥同熬成湯,濾凈,下羊肝醬同取清汁,入胡椒5錢。另羊肉切片,羊尾子1個,羊舌1個,羊腰子1付,各切甲葉,蘑菇2兩,白菜一同下清汁、鹽、醋調(diào)和。摘錄《飲膳正要》卷一......
  • 處方真芝麻油2斤4兩(浸后藥,春5、夏3、秋7、冬10日),當歸1兩,川芎1兩,防風1兩,白芷1兩,肉桂1兩,木鱉仁49粒,蓖麻仁25粒,巴豆仁49粒,穿山甲7大片,槐枝30寸,柳枝30寸。制法上藥油浸足日期,用文武火煎至藥焦為度。以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