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肉豆蔻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肉豆蔻丸處方

    肉豆蔻30克(去殼)訶黎勒30克(煨,用皮)白梅肉30克(微炒)黃連30克(去須,微炒)白礬60克(燒令汁盡)

    制法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休息痢久不愈,食即嘔吐,腹內(nèi)疼痛。

    用法用量

    空腹以粥飲下2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肉豆蔻丸處方

    肉豆蔻30克(去殼)附子60克(炮裂,去皮、臍)白石脂60克

    制法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婦人白帶,腹內(nèi)冷痛。

    用法用量

    空腹時用熱酒下3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雞峰普濟方》卷十二:肉豆蔻丸處方

    肉豆蔻 赤石脂 鐘乳粉 石斛 干姜 附子 椒 當(dāng)歸 茯苓 龍骨 人參各30克 訶子皮 桂各60克

    制法

    上為細(xì)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胃俱虛,寒濕氣勝,心腹絞痛,脅肋牽痛,手足厥冷,脘痞嘔吐,不思飲食,怠惰嗜臥,滑泄頻數(shù),米谷完出,久痢腸滑,或變膿血,腹痛腸鳴,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摘錄《雞峰普濟方》卷十二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白檳榔、車前子、大麻子(略炒)1兩(磚微磨去殼,另研),郁李仁(湯泡去皮)2兩,菟絲子(酒浸2宿,蒸,搗,曬,去皮,再酒蒸)2兩,牛膝(酒浸2宿)2兩,山茱萸(酒洗取肉)2兩,山藥2兩,大黃(酒拌,蒸黑色)5兩,枳殼1兩,獨活1兩。制法......
  • 處方輕粉1錢,黃柏5錢,乳香1錢,水粉3分,孩兒茶3錢,百草霜1錢,冰片3分。制法上藥各為末。功能主治楊梅疳瘡。用法用量豬膽汁調(diào)搽。摘錄《洞天奧旨》卷十引巫彭真君傳方......
  • 處方荊芥5錢,黃蠟5錢,魚鰾(炒黃色)5錢,陳紹酒1碗(一方加艾葉3片)。功能主治刑曹案牘,被毆后受破傷風(fēng)。用法用量隔湯煮1炷香,乘熱飲之,汗出立愈。在保辜限內(nèi),連飲此方。注意百日內(nèi)局食雞肉。摘錄《衛(wèi)生鴻寶》卷六......
  • 《中藥成方配本》(蘇州方):保金丸處方麻黃8兩,制半夏4兩,川貝母4兩,白術(shù)4兩,茯苓4兩。制法麻黃用梨、甘蔗、韭菜、荸薺、藕、萊菔等6種原料各1斤,生姜半斤,每種分次打汁,將麻黃拌透曬干,蒸煮3小時,曬干;將蒸煮鍋中汁水仍拌入麻黃中,曬干......
  • 處方南沙參3錢,麥冬3錢,百合5錢,貝母3錢,筍尖5錢,糯米5錢,鯽魚1尾。功能主治瘡癥誤治,毒氣入肺,諸證悉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雜癥會心錄》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