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重唇魚

    《中藥大辭典》:重唇魚拼音注音Zhònɡ Chún Yú別名

    似鯪鲴魚(《魚類分類學(xué)》),唇鲴(《黑龍江流域魚類》)。

    出處

    姚可成《食物本草》

    來源

    為鯉科動(dòng)物鯪鲴。

    生境分布

    分布長(zhǎng)江流域的岷江、嘉陵江、漢江等水系及黑龍江流域的各水系中。

    原形態(tài)

    體稍側(cè)扁,腹部圓,體長(zhǎng)約25厘米。頭長(zhǎng)而粗壯,吻長(zhǎng),尖出。眼大,側(cè)上位,在眼的后上部和前鰓蓋骨邊緣有一排粘液腔??谙挛?,呈弧形,上頜較長(zhǎng)。唇厚,肉質(zhì),上唇與吻褶間形成一深溝,下唇前面中斷,分成左右2葉。頜須1對(duì),稍短于眼徑。下咽齒3行。鱗中等大,側(cè)線鱗45~49。背鰭Ⅲ7,第3不分枝鰭條為光滑而粗壯的硬刺,其起點(diǎn)稍近于吻端。臀鰭Ⅲ6。背部微黑色,腹部白色。幼魚體側(cè)有許多黑色的斑點(diǎn),成魚則無。

    多棲于水流湍急的河流中。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蟲的幼蟲為食。產(chǎn)卵期5~6月。

    性味

    味甘,無毒。

    功能主治

    治十年腰脊疼痛,腿膝酸麻,不能行動(dòng)。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重唇魚拼音注音Zhònɡ Chún Yú別名

    真口魚、于哥、土風(fēng)魚、重口魚

    英文名lip fish出處

    出自姚可成 《食物本草》:重唇魚,出湖廣石門縣,東陽山下東陽水中,魚口兩層,故名。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dòng)物鯪(魚骨)的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Hemibarbus labeo(Pallas)

    采收和儲(chǔ)藏:四季均右捕撈,捕殺后,除去鱗片及內(nèi)臟,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多棲息于水流湍急的河流中以水生昆蟲的幼蟲為食;也食軟體動(dòng)物中的淡水殼菜等。2齡開始性成熟。4-6月產(chǎn)卵。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zhǎng)江流域的岷江、嘉陵江、漢水等水系及黑龍江流域各水系中。

    原形態(tài)

    鯪(魚骨),體較長(zhǎng),稍側(cè)扁,頭長(zhǎng),兄長(zhǎng)鈍而圓,眼大,側(cè)上位,長(zhǎng)于頭側(cè)中軸之上??谙挛?,呈馬蹄形,唇發(fā)達(dá),肉質(zhì),下唇兩側(cè)葉寬厚,一般具皺褶,唇后溝中斷,間距甚窄。頜須一對(duì),略短于眼徑。下咽齒3行。側(cè)線完全,前端微彎,鱗中等大,側(cè)線鱗46-50。背鰭3,7,具有一光滑硬刺,其起點(diǎn)稍近于吻端。臀鰭3,6。體背灰褐色,腹部白色;幼魚體側(cè)有黑色斑點(diǎn)。

    化學(xué)成分

    全魚含蛋白質(zhì)、肽類、氨基酸、脂肪。含甘油酯(glycolipid),主要為三酰甘油(triglyceride);脂肪酸,主要為棕櫚酸(palmintic acid),十六碳烯酸(hexadecetoic acid),十八碳烯酸(octadeceno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膽甾醇(cholesterol),磷脂(phospholipid),其組成主要為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和磷脂酰膽堿(phosphatidyl choline)。此外還含硅酮(silicone)。

    歸經(jīng)

    腎經(jīng)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補(bǔ)氣利水;祛風(fēng)濕;強(qiáng)筋骨。主水腫;小便不利;腰膝酸痛;行動(dòng)艱難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食,100-200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斑葉蘭拼音注音Bān Yè Lán別名小葉青、小青、麻葉青、銀線蓮、蘄蛇藥來源蘭科斑葉蘭屬植物斑葉蘭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eichb. f.,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挖,鮮用或洗凈曬干。性味淡......
  • 拼音注音Bān Yè Lán Gēn別名野洋參根(《貴州草藥》)出處《貴州民間藥物》來源為蘭科植物大斑葉蘭或小斑葉蘭的根莖及根。夏、秋采挖。功能主治《貴州民間藥物》:“補(bǔ)虛?!皬?fù)方①治腎氣虛弱,頭目眩暈,四肢乏力:野洋參根一兩,蒸雞或燉豬肉......
  • 拼音注音Bān Yè Jǐn Cài別名天蹄。來源藥材基源:為堇菜科植物斑葉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Viola uariegataisch. Exc Link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
  • 拼音注音Bān Yè Zǐ Jīn Niú別名血黨、小羅傘、斑葉朱砂根、百兩金、沿海紫金牛來源紫金??谱辖鹋僦参锇呷~紫金牛Ardisia punctata Lindl.,以根、葉入藥。全年可采,根切片曬干;葉多鮮用。性味苦、辛,溫。功能主......
  • 來源玄參科斑唇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 Rudolph var. tubiformis (Klotz.) Tsoong,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健脾開胃,消食化積,利水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