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木防己湯

    《金匱要略》卷中:木防己湯別名

    防己桂枝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三

    處方

    木防己9克 石膏(雞頭子大)12克 桂枝6克 人參12克

    功能主治

    行水散結,補虛清熱。治膈間支飲,喘滿,心下痞堅,面色熏黑,脈沉緊,得之數(shù)十日,吐下不愈者。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溫服。

    摘錄《金匱要略》卷中漢·《金匱要略》:木防己湯出處

    木防己湯,出自漢·《金匱要略》。本方又名“防己桂枝湯”“漢防己湯”。

    組成

    木防己三錢(9克)、石膏一兩(30克)、桂枝二錢(6克)、人參四錢(12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行水化飲,益氣清熱。

    主治

    主治支飲,癥見咳喘發(fā)熱,心下痞滿,小便不利,或兼有短氣乏力,舌紅苔薄黃,脈沉。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糖尿病胸水等病癥。

    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常規(guī)西醫(yī)抗心衰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加減木防己湯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1例,與常規(guī)西醫(yī)抗心衰治療26例作對照,療程14日。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左室EF值和BNP水平。結果:兩組均可使心衰患者的EF值升高,BNP水平下降,但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北京中醫(yī)藥》2011年第8期)

    2.慢性肺源性心臟?。涸诔R?guī)西醫(yī)治療(抗感染、解痙平喘、吸氧、強心利尿)的基礎上應用加味木防己湯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35例,與單純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33例作對照,療程15日。以癥狀恢復到急性發(fā)作前水平,其他客觀指標基本正常為臨床控制標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8.6%,對照組69.7%。(《四川中醫(yī)》2008年第1期)

    3.糖尿病胸水:在常規(guī)胰島素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加減木防己湯治療糖尿病胸水36例,與常規(guī)胰島素治療20例作對照,療程30日。以臨床癥狀消失,X線胸片及實驗室檢查正常為顯效標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7.22%,對照組85.0%。(《河南中醫(yī)》2003年第9期)

    方解

    方中木防己、桂枝,一苦一辛,并能行水氣而散結氣,更佐以人參益氣,石膏清熱。臨床報道也見于風濕性心臟病、急性痛風關節(jié)炎、類風濕滑膜炎、單純性收縮壓升高、直立性水腫、紅斑性肢痛癥等病癥。

    現(xiàn)代研究

    現(xiàn)代買驗研究表明,木防己湯具有強心利尿、擴張血管、減輕肺循環(huán)阻力、抗凝、抗炎作用,可顯著降低患者的血漿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的水平,改善心功能。木防己湯用于治療關節(jié)炎,能使關節(jié)腫脹度下降,體重及臟器指數(shù)改善,關節(jié)水腫減輕,淋巴細胞浸潤明顯減少,滑膜增生受抑制,減輕關節(jié)損傷。

    方歌

    喘滿痞堅面色黧,已三桂二四參施,膏枚二個如雞子,辛苦寒溫各適宜。

    摘錄漢·《金匱要略》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姜半夏3分,川貝3分,生姜3分,細芽茶3分。功能主治胎瘧,寒熱平均者。用法用量用陰陽水2茶鐘,煎成1鐘服。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 處方真川貝母(去心)1兩2錢,生半夏8錢。制法上為極細末,炒微黃色,候冷裝入瓷瓶,將瓶口塞緊,勿令泄氣。功能主治瘧疾。用法用量每服1分5厘,開水半酒杯,攙入姜汁3茶匙,于瘧未來先1時辰,和藥溫服,遲服則不效,重者3服。此散端午日午時制尤妙。......
  • 《奇效良方》卷四十:半邊散處方芫花(醋漫,焙干)大戟 甘遂 大黃各9克 土狗7枚(五月內取,會飛的)制法上藥除土狗以外,均研為末。先以蔥搗爛為餅,攤新瓦上,卻將土狗安蔥上焙干,去翅、足、嘴,每個剪作兩片,分左右成對記之,再焙干為末。功能主治......
  • 處方巴豆7粒(去殼,3生4熟),明雄黃(皂子大許),蟬肚郁金1枚。制法上為極細末。功能主治纏喉風,急喉痹,牙關緊急,痰涎壅盛。用法用量每服2分,茶調下。摘錄《痧喉匯言》......
  •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卷六:半金散處方烏蛇肉(酒浸,去皮、骨,焙)30克 天麻30克 全蝎(去毒,炒)30克 僵蠶(去絲、嘴,妙,為末)30克 朱砂15克(研,飛)龍腦3克(研)制法上藥研為細末,拌勻。功能主治主治心肺中風,昏困不省,心胸滿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