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黑金散

    《博濟》卷三:黑金散處方

    麻(米凡)2斤(細(xì)杵,不用羅),地黃3斤(揀擇勻停好者,然后曬干),皂角6挺(不蛀、肥好者,每挺截作3段),青鹽3兩(杵碎,不用羅),東引桃枝15截(如大指大長1握),柳枝15截(如大指大長1握),桑枝15截(如大指大長1握),墻頭豆(生者)、馬齒1斤(及盛時采,采到即于凈室陰干,拘數(shù)收用)。

    制法

    用1斗3升瓦罐新好者,將前件藥物逐味分作三處,逐一味一重重下于罐子內(nèi),藥絕,用一新瓦片,可罐子口蓋覆,仍于蓋于中心開一竅于,出煙,罐子周圍以好黃土紙筋泥固濟,候干,于凈房內(nèi)用炭火四向慢慢燒之,須是用火得所,煙盡,撥卻火,塞眼子,卻黃土焙1-2宿,候冷,取出藥,其色如鴉羽,于瓷器內(nèi)研細(xì),切勿犯鐵;更入升麻、白芷各1兩為細(xì)末,入于末內(nèi)令勻,以瓷器內(nèi)收,密封閉,逐漸取出一匙頭許,亦以小瓷器內(nèi)收。

    功能主治

    烏髭鬢。主髭鬢斑白,兼治牙齒一切疾病。

    用法用量

    每日不以旦暮或食后揩齒,表里精細(xì)耐煩揩之,悉令周回,即合口須臾。若不倦,久長用之,髭鬢自然黑潤異常,牙齒堅白無脫落,口氣香潔。

    摘錄《博濟》卷三《普濟方》卷三二九:黑金散處方

    香附子1兩,香白芷3錢,蓮蓬殼10個,糊刷2個(敗棕亦可,上4味通要炒焦黑留性)。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婦人血氣虛損,經(jīng)事不調(diào),多因氣滯不散,月水過多,崩中漏下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用米飲調(diào)下,或霹靂酒亦得,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三二九《古今醫(yī)鑒》卷十五引毛東園方:黑金散處方

    當(dāng)歸4兩,川椒(去目)4兩,甘草4兩,細(xì)辛4兩,黑鉛4兩。

    制法

    上銼,分作10劑。

    功能主治

    曾服輕粉,致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蚝笕膑晗?分。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五引毛東園方《醫(yī)略六書》卷三十:黑金散處方

    血竭3兩,松墨3兩,血余3兩(炒灰),百草霜3兩,當(dāng)歸3兩(醋炒),肉桂1兩半(去皮,炒黑),赤芍1兩半(醋炒黑),延胡2兩(醋浸,炒黑),鯉魚鱗1兩半(炒黑)。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孕婦產(chǎn)后敗血淋瀝,脈澀滯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烏梅湯煎下,去滓。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三十《圣濟總錄》卷六十五:黑金散處方

    豬蹄合子(黑者)49枚(水浸洗凈),天南星1枚(大者,銼),款冬花(帶蕊者,末)半兩。

    制法

    用瓶子1枚,鋪豬蹄合子在內(nèi),上以天南星勻蓋之,合了鹽泥、赤石脂固濟,火煅白煙出為度,候冷取出,入款冬花末并麝香1分,龍腦少許(為末)。

    功能主治

    久咳嗽喘息。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食后煎桑根白皮湯調(diào)下;若年少即用生犀角,中年即用羚羊角未各半兩代豬蹄合子。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五《圣濟總錄》卷一六九:黑金散處方

    豬懸蹄甲半兩,蛇蛻皮3條,鯪鯉甲1分,猬皮1枚,鴉翅1對,蛤粉1分。

    制法

    上藥都入在藏瓶內(nèi),用鹽泥固濟,燒1宿,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小兒瘡子黑陷不出。

    用法用量

    1-2歲兒每服半錢匕,豬尾血溫湯調(diào)下。不出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九《楊氏家藏方》卷十六:黑金散處方

    鯉魚皮1兩,黃牛角腮1兩,棕櫚皮1兩,破故紙1兩,亂發(fā)1兩,烏賊魚骨半兩,熟干地黃半兩,干姜(炮)半兩,當(dāng)歸(洗,焙)半兩,木賊半兩。

    制法

    上銼,拌勻,入在藏瓶內(nèi),鹽泥固濟,候干,以炭火5斤,煅令通赤煙盡,土內(nèi)埋令冷,取出,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婦人血氣虛損,經(jīng)候不調(diào),月水過多,崩中帶下。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空心、食前麝香、米飲調(diào)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六《圣濟總錄》卷一六三:黑金散處方

    赤龍鱗(燒灰,研)2分,亂發(fā)(燒灰,研)2分,當(dāng)歸(切,焙)2分,人參2分,白茯苓(去黑皮)2分,硇砂(去砂石,研)1分,麝香(別研)1錢,犀角(鎊)1分,芍藥1分,枳殼(去瓤,麩炒)1分,大黃(銼,炒)1分。

    制法

    上藥除發(fā)灰、麝香外,為細(xì)散,合研勻。

    功能主治

    孕婦產(chǎn)后血氣沖心,煩悶,腹痛脹滿。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溫?zé)崴{(diào)下,空心、日午、臨臥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三《圣濟總錄》卷九十八:黑金散處方

    好細(xì)墨(燒)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卒淋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溫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八《普濟方》卷三九九引《醫(yī)方妙選》:黑金散處方

    干漆2兩,肉桂1兩,草豆蔻半兩,石榴根半兩,精明雄黃半兩(水磨者)。

    制法

    上藥于瓦器中燒存性,為末,乳缽內(nèi)研極細(xì)。

    功能主治

    小兒蟲煩。

    用法用量

    每服1字至半錢,研入麝香少許,煎粟米調(diào)下。預(yù)先服之,得眠睡為驗。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九引《醫(yī)方妙選》《醫(yī)方類聚》卷九十三引《澹寮方》:黑金散處方

    香附子半斤,高良姜5兩(2味以好醋煮干,就以石灰炒),五靈脂3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婦人血氣心痛。

    用法用量

    霹靂酒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九十三引《澹寮方》
更多中藥材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四:八物湯別名八物散(《醫(yī)學(xué)人門》卷四)。處方桂心 當(dāng)歸 川芎 前胡 防風(fēng)各22.5克 芍藥45克 甘草(炙)茯苓各15克制法上藥嚼咀。功能主治厥陰傷風(fēng),惡風(fēng)體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熱如瘧,骨節(jié)煩疼,其脈尺寸俱微而遲者......
  • 處方當(dāng)歸2錢,香附2錢,鹿茸(醋炙,如熱少用)2錢,川芎2錢,熟地2錢,白術(shù)2錢,山萸2錢,小茴2錢,甘草1錢。功能主治婦人二十一二,經(jīng)脈不調(diào),赤白帶下,或如梅汁,或片,或二三月不行,潮熱,咳嗽,飲食不思,四肢困倦。用法用量分4帖。加生姜3......
  • 處方黨參、黃耆、玉竹、白術(shù)、山藥、百合、燕窩、桂圓肉。功能主治勞碌傷氣,音啞難言。摘錄《內(nèi)外驗方秘傳》卷下......
  • 別名八味丸(《朱氏集驗方》卷二)。處方干地黃120克 茯苓 薯蕷 桂枝 牡丹皮 山茱萸各60克 澤瀉30克 五味子60克制法上藥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平補腎氣,固齒駐顏。腎氣不足,腰膝酸軟,面色不華,牙齒松動,消渴等證。用法......
  • 處方八物湯加阿膠、艾葉。功能主治胎漏,犯房下血者。用法用量《產(chǎn)孕集》本方用人參、白術(shù)、茯苓各二錢,芎一錢五分,當(dāng)歸一錢五分,白芍二錢,干地黃二錢,阿膠二錢,艾葉八分。摘錄方出《醫(yī)學(xué)入門》卷六,名見《產(chǎn)孕集》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