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黑豆煎

    《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一:黑豆煎處方

    黑豆5升(雄者),桑根白皮5兩(銼,以上用水2斗,煮令豆?fàn)€,取凈汁,更入后藥),羌活(去蘆頭,為末)半兩,蒺藜子(炒,為末)半兩,海桐皮(為末)半兩,吳茱萸(湯洗,焙,炒干,為末)半兩。

    制法

    除前2味取汁外,入后4味末一處和勻,銀石銚內(nèi)文武火熬成煎。

    功能主治

    腳氣,并諸風(fēng)毒。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引作“黑豆煎膏”。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一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見《普濟(jì)方》卷二四三:黑豆煎處方

    黑豆3升,附子1兩(生用,去皮臍),天雄(生用,去皮臍),以上3味,用水1斗,同煮,候豆?fàn)€熟,即出,薄切,焙干,去豆用汁。天麻1兩,五加皮2兩,牛膝2兩(去苗),威靈仙2兩。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腳氣。緩弱無力,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

    入豆汁中,煎如稀餳。每服半匙,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

    摘錄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見《普濟(jì)方》卷二四三《普濟(jì)方》卷一九五:黑豆煎處方

    黑豆1升,生地黃汁2兩,麥門冬2兩,生藕汁2兩,酥半兩。

    制法

    先用水5盞,煎黑豆至2盞,去豆取汁,再煎至1盞,然后下蜜、生地黃、麥門冬、生藕等汁并酥相和,慢火煎成膏,瓷器盛,候冷。

    功能主治

    急黃。煩躁口干,遍身悉黃。

    用法用量

    每服半匙或1匙,1日3次,食后含化。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九五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姜半夏3分,川貝3分,生姜3分,細(xì)芽茶3分。功能主治胎瘧,寒熱平均者。用法用量用陰陽(yáng)水2茶鐘,煎成1鐘服。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 處方真川貝母(去心)1兩2錢,生半夏8錢。制法上為極細(xì)末,炒微黃色,候冷裝入瓷瓶,將瓶口塞緊,勿令泄氣。功能主治瘧疾。用法用量每服1分5厘,開水半酒杯,攙入姜汁3茶匙,于瘧未來先1時(shí)辰,和藥溫服,遲服則不效,重者3服。此散端午日午時(shí)制尤妙。......
  • 《奇效良方》卷四十:半邊散處方芫花(醋漫,焙干)大戟 甘遂 大黃各9克 土狗7枚(五月內(nèi)取,會(huì)飛的)制法上藥除土狗以外,均研為末。先以蔥搗爛為餅,攤新瓦上,卻將土狗安蔥上焙干,去翅、足、嘴,每個(gè)剪作兩片,分左右成對(duì)記之,再焙干為末。功能主治......
  • 處方巴豆7粒(去殼,3生4熟),明雄黃(皂子大許),蟬肚郁金1枚。制法上為極細(xì)末。功能主治纏喉風(fēng),急喉痹,牙關(guān)緊急,痰涎壅盛。用法用量每服2分,茶調(diào)下。摘錄《痧喉匯言》......
  • 《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卷六:半金散處方烏蛇肉(酒浸,去皮、骨,焙)30克 天麻30克 全蝎(去毒,炒)30克 僵蠶(去絲、嘴,妙,為末)30克 朱砂15克(研,飛)龍腦3克(研)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拌勻。功能主治主治心肺中風(fēng),昏困不省,心胸滿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