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黃蓍、肉桂(去粗皮),各三兩,甘草(炙)二兩,白芍藥六兩。
上為粗散。
治男子、女人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侾腰脹,臍下虛滿,胸中煩悸,面色萎黃,唇口干燥,少力身重,胸滿短氣,腰背強痛,骨肉酸疼,行動喘乏,不能飲食,或因勞傷過度,或因病后不復(fù),并宜服之。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生姜三。四片,大棗一枚,同煎一中盞,濾去滓,入餳少許,再煎令溶,稍熱服,空心食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黃蓍、肉桂(去粗皮),各三兩,甘草(炙)二兩,白芍藥六兩。
炮制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治男子、女人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肋侾腰脹,臍下虛滿,胸中煩悸,面色萎黃,唇口干燥,少力身重,胸滿短氣,腰背強痛,骨肉酸疼,行動喘乏,不能飲食,或因勞傷過度,或因病后不復(fù),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生姜三。四片,大棗一枚,同煎一中盞,濾去滓,入餳少許,再煎令溶,稍熱服,空心食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