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滇山茶

    拼音注音Diān Shān Chá別名

    南山茶、云南茶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滇山茶的葉和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

    采收和儲藏:冬季采集,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多為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原形態(tài)

    滇山茶 灌木或小喬木,高至15m。葉互生;葉柄長8-15mm;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10m,寬2.5-6c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有細鋸齒,葉脈網在葉上面清晰可見,葉干后帶黃色?;▎紊驅ι谌~腋或枝頂,大紅色,花瓣5-6個,栽培品均為重瓣,先端微凹;花絲無毛;子房無毛,花柱先端3裂。蒴果扁圓。

    歸經

    胃;大腸;肝經

    性味

    苦;涼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解毒止痢。主吐血;便血;月經過多;刀傷出血;泄瀉;痢疾;湯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末,調涂或干摻。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毛蛇拼音注音Bái Máo Shé別名石祈蛇、上樹蛇、白毛伸筋、石蠶、毛石蠶、巖蠶、白毛巖蠶、老鼠尾來源為骨碎補科陰石蕨屬植物圓蓋陰石蕨Humata tyermanni S. Moore,以根狀莖入藥。全年可采,洗凈曬......
  • 拼音注音Bái Máo Lù Rónɡ Cǎo別名魚腮草、六月霜來源為玄參科鹿茸草屬植物白毛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性味微苦、澀,平。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
  • 《中藥大辭典》:白沙糖拼音注音Bái Shā Tánɡ別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錄》),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備要》)。出處《綱目》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莖汁,經精制而成的乳白色結晶體。歸經《本草衍義補遺》:“入脾......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沙蒿別名籽蒿來源菊科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以種子入藥。生境分布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性味辛,溫。功能主治消炎散瘀,利氣,殺蟲。腮腺炎,扁桃體炎,瘡癤紅腫:種子適量研......
  • 《中藥大辭典》:白沙蟲藥拼音注音Bái Shā Chónɡ Yào別名痢藥出處《貴州草藥》來源為唇形科植物黃花香茶菜的全草。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草坡路旁。分布陜西、廣西、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莖直立,方形,有柔毛。葉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