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紅玉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紅玉散處方

    寒水石(炭火燒通赤,候冷細(xì)研)二兩,黃丹半兩。

    炮制

    上同研細(xì),

    功能主治

    斂瘡口,生肌肉,止疼痛,去惡水,不問日近年深,并治之。

    用法用量

    干摻瘡口內(nèi),后用萬金膏貼,每日一上,再上尤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魯府禁方》:紅玉散處方

    生白礬9錢,朱砂1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錢抄1字,溫水調(diào)下。

    摘錄《魯府禁方》《局方》卷八(淳佑新添方):紅玉散處方

    寒水石(炭火燒通赤,候冷細(xì)研)2兩,黃丹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斂瘡口,生肌肉,止疼痛,去惡水。主

    用法用量

    干摻在瘡口內(nèi),后用萬金膏貼,每日1上,再上尤妙。

    摘錄《局方》卷八(淳佑新添方)《魯府禁方》:紅玉散處方

    宮粉2錢,黃丹5分,拔過松香5錢。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

    頭面黃水,到處生瘡。

    用法用量

    干摻患處;如瘡結(jié)痂,則用香油調(diào)敷。

    摘錄《魯府禁方》《玉案》卷六:紅玉散處方

    輕粉3錢,血竭3錢,珍珠2錢,甘草2錢,黃連2錢,鉛粉2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疔瘡不收口。

    用法用量

    摻瘡口。

    摘錄《玉案》卷六《治疹全書》卷下:紅玉散處方

    石膏(煅,研,水飛)1兩,黃丹5錢,血竭3錢,輕粉1錢,冰片2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生肌收口。主痘疹后發(fā)癰疽瘡毒,出膿者。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敷患處,或以太乙膏貼之。

    摘錄《治疹全書》卷下《醫(yī)級·雜醫(yī)類方》卷八:紅玉散處方

    枯礬5分,黃丹5分,水龍骨(即船底老油灰)1錢(煅,研),海螵蛸。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聤耳流膿。

    用法用量

    方中海螵蛸用量原缺。

    摘錄《醫(yī)級·雜醫(yī)類方》卷八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阿魏1.5克,柴胡1.5克,甘草1.5克,當(dāng)歸尾4.5克,赤芍4.5克,桔梗3克。功能主治理血消瘤。主瘀血阻滯。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張文明方......
  • 處方阿魏1分(用面二匙,醋和阿魏作餅子,炙令黃),京三棱(煨,切)1兩半,蓬莪術(shù)(煨,切)1兩半,青橘皮(去白)1兩半,陳橘皮(去白)1兩半,甘草(炙)1兩半,干姜(炮)1兩半,干木瓜1兩半,肉桂(去粗皮)1兩半,白術(shù)1兩半。制法上為細(xì)末,......
  • 處方三棱、莪術(shù)、雄黃、蜈蚣、自然銅、蛇含石、木香、鐵華粉、辰砂、沉香、冰片、蘆薈、阿魏、天竺黃、全蝎。制法上為末,入豬膽汁,煉蜜為丸。功能主治蟲積腹痛,多嗜肥甘,唇紅,脈滑。用法用量口服。摘錄《證治寶鑒》卷九......
  • 《內(nèi)科摘要》卷下:阿魏膏處方羌活 獨(dú)活 玄參 官桂 赤芍藥 川山甲 生地黃 兩頭尖 大黃 白芷 天麻各15克 槐、柳、桃枝各9克 紅花12克 木鱉子20枚(去殼)亂發(fā)(如雞子大)1塊制法上用香油1.12千克,煎黑去滓;入發(fā)煎,發(fā)化仍去滓;徐......
  • 《內(nèi)科摘要》卷下:阿魏膏處方羌活 獨(dú)活 玄參 官桂 赤芍藥 川山甲 生地黃 兩頭尖 大黃 白芷 天麻各15克 槐、柳、桃枝各9克 紅花12克 木鱉子20枚(去殼)亂發(fā)(如雞子大)1塊制法上用香油1.12千克,煎黑去滓;入發(fā)煎,發(fā)化仍去滓;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