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當(dāng)歸9克 熟地12克 人參隨便 白術(shù)9克 茯苓7.5克 山藥9克 甘草3克 干姜(炒)3克(或用煨生姜4.5克)麻黃3~6克 桂枝3~6克
扶正祛邪。治氣血兩虛,外受風(fēng)寒,難以疏散者。
水煎服。
陽虛寒盛,加附子;頭痛,加川芎、白芷、細辛;骨瘤,加防風(fēng);無力用人參,可用沙參9克代之。
當(dāng)歸3錢,熟地4錢,人參隨便(可用沙參3錢或威參1兩代之),白術(shù)3錢,茯苓2錢半,山藥3錢,甘草1錢,干姜(炒)1錢(或用煨生姜1錢半),麻黃1-2錢,桂枝1-2錢。
氣血兩虛,外受風(fēng)寒,難以疏散者。
如陽虛寒甚,加附子;頭痛,加川芎,白芷,細辛;骨痛,加防風(fēng)。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當(dāng)歸9克 熟地12克 人參隨便 白術(shù)9克 茯苓7.5克 山藥9克 甘草3克 干姜(炒)3克(或用煨生姜4.5克)麻黃3~6克 桂枝3~6克
功能主治扶正祛邪。治氣血兩虛,外受風(fēng)寒,難以疏散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陽虛寒盛,加附子;頭痛,加川芎、白芷、細辛;骨瘤,加防風(fēng);無力用人參,可用沙參9克代之。
摘錄《會約醫(yī)鏡》卷十《會約》卷十:輔正驅(qū)邪湯處方當(dāng)歸3錢,熟地4錢,人參隨便(可用沙參3錢或威參1兩代之),白術(shù)3錢,茯苓2錢半,山藥3錢,甘草1錢,干姜(炒)1錢(或用煨生姜1錢半),麻黃1-2錢,桂枝1-2錢。
功能主治氣血兩虛,外受風(fēng)寒,難以疏散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陽虛寒甚,加附子;頭痛,加川芎,白芷,細辛;骨痛,加防風(fēng)。
摘錄《會約》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