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茯苓補(bǔ)心湯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茯苓補(bǔ)心湯處方

    茯苓12克 桂心6克 大棗20枚 紫石英3克 甘草6克 人參6克 赤小豆9克 麥門冬9克

    制法

    上8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心氣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熱,或獨(dú)語不覺,咽痛舌強(qiáng),冷涎出,善忘恐,走不定,婦人崩中,面色赤。

    用法用量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回春》卷四:茯苓補(bǔ)心湯處方

    茯苓、人參、白術(shù)、當(dāng)歸、生地黃、酸棗仁、白芍、麥門冬、陳皮、黃連(炒)各等分,辰砂(研末,臨服調(diào)入)5分,甘草3分。

    制法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心汗癥。

    用法用量

    加大棗2個(gè),烏梅1個(gè),浮小麥1撮,水煎,食遠(yuǎn)服。

    摘錄《回春》卷四《千金》卷十三:茯苓補(bǔ)心湯處方

    茯苓4兩,桂心2兩,大棗20個(gè),紫石英1兩,甘草2兩,人參1兩,赤小豆14枚,麥門冬3兩。

    功能主治

    心氣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熱,或獨(dú)語不覺,喉咽痛,舌本強(qiáng),冷涎出;善忘,恐走不定;婦人崩中,面色赤。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半,分3服。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人參、茯苓補(bǔ)手少陰氣分;石英、桂心補(bǔ)手少陰血分;甘草、大棗乃參、苓之匡佐;麥門冬、赤小豆乃英、桂之報(bào)使,并開泄心包旺氣,以療喉舌諸疾;石英兼行足厥明,而主婦人崩中,以其能溫經(jīng)散結(jié)也。

    摘錄《千金》卷十三《女科秘要》卷三:茯苓補(bǔ)心湯處方

    茯苓1錢半,川芎1錢半,當(dāng)歸1錢半,白芍1錢半,生地3錢,蘇葉1錢,人參1錢,前胡1錢,陳皮1錢,甘葛1錢,甘草1錢,半夏1錢,桑皮1錢,桔梗1錢,枳實(shí)8分,姜3片。

    功能主治

    血虛,肺燥金枯,經(jīng)來??人?。

    用法用量

    空心服。

    摘錄《女科秘要》卷三《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三:茯苓補(bǔ)心湯處方

    茯苓、紫蘇、當(dāng)歸、熟地、川芎、白芍。

    功能主治

    孕婦虛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三《易簡方》:茯苓補(bǔ)心湯處方

    原書參蘇飲3兩,局方四物湯1兩半。

    功能主治

    男子、婦人虛勞發(fā)熱,或五心煩熱,并治吐血、衄血、便血并婦人下血過多致虛熱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7片,棗子1個(gè),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shí)候服。

    感冒風(fēng)寒,頭目昏重,鼻流清涕,加川芎半兩煎服;疝氣初發(fā),必先憎寒壯熱,甚者嘔逆惡心,加木香半兩服之,2日寒熱必退;或陰(疒頹)尚腫,牽引作楚,再于此藥,每服加燈心20莖煎,下青木香。

    摘錄《易簡方》《醫(yī)統(tǒng)》卷七十引《局方》:茯苓補(bǔ)心湯處方

    白茯苓1錢,白茯神1錢,麥門冬1錢,生地黃1錢,陳皮1錢,半夏曲1錢,當(dāng)歸1錢,甘草5分。

    功能主治

    思慮過多,心神潰亂,煩躁不寐。心氣為邪所傷吐血。

    用法用量

    加竹葉、燈心,水煎服。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七十引《局方》《三因》卷八:茯苓補(bǔ)心湯處方

    白茯苓3分,人參3分,前胡3分,半夏(湯洗7次,去滑)3分,川芎3分,橘皮半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紫蘇半兩,桔梗半兩,甘草(炙)半兩,干姜半兩,當(dāng)歸1兩3分,白芍藥2兩,熟地黃1兩半。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心虛寒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寒,恍惚喜悲愁恚怒,衄血,面黃,煩悶,五心熱渴,獨(dú)語不覺,咽喉痛,舌本強(qiáng),冷汗出,善忘,恐走,及治婦人懷孕,惡阻吐嘔,眩暈,四肢怠惰,全不納食。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大棗1個(gè),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三因》卷八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安胎飲處方建蓮子(去心)3錢,臺(tái)州青苧3錢(洗去膠),白糯米3錢。功能主治妊娠房勞,傷損足三陰所致小產(chǎn)。用法用量安胎飲(《驗(yàn)方新編》卷九)。各家論述建蓮子清君相之火,而能固澀真氣;臺(tái)州青苧利小便而通子戶,清淫欲之瘀熱;糯米補(bǔ)益脾陰,能實(shí)......
  • 《太平圣惠方》:安胎鯉魚粥處方活鯉魚1條(約500克左右)苧麻根20~30克 糯米50克蔥 姜 油 鹽各適量制法鯉魚去鱗及腸雜,洗凈切片煎湯。再取苧麻根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留汁,入鯉魚湯中,并加糯米和蔥、姜、油、鹽各適量,煮成稀......
  • 處方人參2錢,白術(shù)2錢,當(dāng)歸1錢5分,阿膠3錢,炙甘草5分,陳皮5分,芎1錢,菟絲子1錢5分,黃耆1錢5分,杜仲2錢。功能主治勞役傷胎,胎動(dòng)不安。摘錄《產(chǎn)孕集》卷上......
  • 處方參蘆鞭2兩,瓜蒂7個(gè),甘草1兩,荊芥3錢。功能主治肝葉倒置所致兩目無恙,而視物皆倒置。用法用量水煎3大碗,頓服之,即用鵝翎掃喉中。必大吐,吐后而肝葉必順。摘錄《辨證錄》卷三......
  • 《直指小兒》卷四:安臍散處方白石脂末(焙,出火氣)。功能主治小兒臍中汁出,或赤腫。用法用量敷之。每日3次。摘錄《直指小兒》卷四《保嬰撮要》卷一:安臍散處方羚羊角1錢(略炒),亂發(fā)1團(tuán)(燒令存性)、蜈蚣1條(赤足者,炙)。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