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二白丸

    《衛(wèi)生總微》卷十:二白丸處方

    白石脂、白龍骨(煅)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泄瀉滑數(shù)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紫蘇、木瓜煎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圣濟總錄》卷一二○:二白丸處方

    白僵蠶(炒)半兩,白礬(熬枯)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以臘月豬脂為丸。

    功能主治

    齒痛蚛孔。

    用法用量

    納于蚛孔中。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元戎》卷十一:二白丸處方

    白礬一塊(約1兩)。

    制法

    上用蒸餅劑裹,蒸熟去皮,加輕粉1字或半錢(量虛實加減)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墜痰清神。主痰涎為病患,以致癲癇、狂妄、驚悸。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生姜湯送下。小兒丸小。

    摘錄《元戎》卷十一《魯府禁方》卷三:二白丸處方

    石灰1兩,茯苓2兩。

    制法

    上為末,水為丸。

    功能主治

    白帶,淋帶。

    用法用量

    《女科切要》本方用法:為細(xì)末,用蕎麥面、雞子清調(diào)糊為丸。

    摘錄《魯府禁方》卷三《普濟方》卷一五八:二白丸處方

    白善粉1兩,白礬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生姜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暴嗽。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臨臥姜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五八《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二白丸處方

    白術(shù)2兩,山楂1兩半,神曲1兩半,白芍5錢,半夏5錢,黃芩5錢。

    制法

    上為末,荷葉包飯煨熟,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奉養(yǎng)太過,飲食傷脾,常瀉或痢。

    用法用量

    空心白湯送下。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天靈蓋(用醋浸1宿,羊脂炙黃)1兩,鱉甲(去裙,治如上法)1兩,虎頭骨(銼細(xì),酒拌炒)1兩,青蒿子(赤梗者)半兩,揀人參半兩,桃仁(去皮尖,麩炒,研)半兩,知母(切)半兩,甘草(生銼,焙干)半兩。制法上為細(xì)末,加阿魏2踐研開,同桃仁再研......
  • 處方陳皮8分,半夏(姜制)8分,茯苓8分,甘草3分,白術(shù)(土炒)2錢,藿香1錢,黃連(土炒)2錢,黃芩(土炒)1錢,山梔子(姜汁炒)2錢,砂仁3分。制法上銼1劑。功能主治嘔吐不止,飲食不下。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長流水和膠泥澄清水2鐘,煎至1......
  • 處方丁香2錢,木香2錢,檳榔3錢,川楝子3錢,錫灰3錢,干漆3錢,巴霜1錢。制法上為末,蒸餅為丸,如芡實大。功能主治小兒疳蠱,蟲出形如馬尾,或如絲發(fā),多出于頭項腹背之間,黃白赤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湯化下。摘錄《幼科指掌》卷四......
  • 《仙拈集》卷三:保產(chǎn)萬全湯處方歸身1錢半,川芎1錢半,菟絲1錢半,白芍1錢,貝母1錢,黃耆8分,荊芥穗8分,蘄艾7分,厚樸7分,羌活5分,生甘草5分。功能主治未產(chǎn)者能安,臨產(chǎn)者能催。主胎前不拘月數(shù),偶傷胎氣,腰疼腹痛或血下勢欲小產(chǎn);交骨不開......
  • 處方當(dāng)歸(酒洗)1錢,南芎1錢,白芍(酒炒)1錢,熟地1錢,白術(shù)(去蘆,炒)1錢,白茯苓(去皮)1錢,陳皮8分,干姜(炒黑)5分,益母草1錢,香附米(炒)1錢,甘草(炙)3分。制法上銼。功能主治產(chǎn)后虛損諸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