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連翹飲

    《外科正宗》卷四:大連翹飲處方

    連翹 瞿麥 滑石 車前子 牛蒡子 赤芍 山梔 木通 當歸 防風 黃芩 柴胡 甘草 荊芥 蟬蛻 石膏各1.5克

    功能主治

    主小兒丹毒發(fā)熱,痰涎壅盛,一切諸瘡痧疹,頸項生核,或傷風、傷寒、時行發(fā)熱。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加燈心20根,煎至320毫升,母子同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四《麻癥集成》卷四:大連翹飲處方

    連翹、黃芩、瓜蔞、力子、防風、蟬蛻、甘草、梔炭、赤芍、木通、荊芥、楂粉。

    功能主治

    胎熱,遍體赤色,大小便不利,丹毒。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麻癥集成》卷四《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五:大連翹飲處方

    連翹1兩,瞿麥1兩,滑石1兩,車前子1兩,牛蒡子1兩,赤芍1兩,山梔子半兩,木通半兩,當歸半兩,防風半兩,黃芩1兩半,柴胡2兩,甘草1兩半,荊芥穗1兩半,蟬蛻2錢半。

    制法

    上銼散。

    功能主治

    小兒傷寒,傷風發(fā)熱,時行發(fā)熱,痰盛壅,風熱丹毒,瘡疹,項上生核,腮赤,癰癤,一切發(fā)熱。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加燈心、薄荷、麥門冬,水煎,溫服。

    瘡疹,加紫蘇。

    摘錄《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五《回春》卷七:大連翹飲處方

    連翹4分,瞿麥4分,滑石4分,車前子4分,牛蒡子4分,赤芍4分,梔子4分,木通4分,當歸4分,防風4分,柴胡1錢2分,黃芩1錢2分,荊芥1錢2分,蟬蛻5分,甘草1錢6分。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小兒傷風感冒,發(fā)熱痰壅,風熱丹毒腫痛,頸項有核,腮赤癰癤,眼目赤腫,口舌生瘡,咽喉疼痛,小便淋瀝,胎毒,痘疹余毒,一切熱毒;三焦積熱,二便不利,重舌、木舌,咽痛瘡瘍。

    用法用量

    加竹葉10個,燈心10莖,水煎,溫服,不拘時候。

    風痰熱、變蒸,加麥冬;實熱、丹熱,加大黃;胎熱、瘡疹余毒,加薄荷葉;癰癤、熱毒,加大黃、芒消。

    摘錄《回春》卷七《慈幼心傳》卷上:大連翹飲處方

    連翹、當歸尾、赤芍、木通、甘草、防風、荊芥。

    功能主治

    小兒胎熱、囟腫。

    用法用量

    胎熱,加生地;胎黃,加茵陳;目赤,加黃連、牡丹皮;驚啼,加蟬殼、燈心、薄荷;咽痛,加玄參;便秘,加大黃、枳殼;小便赤,加山梔、車前子、淡竹葉。

    摘錄《慈幼心傳》卷上《活幼心法》卷九:大連翹飲處方

    連翹8分,牛蒡8分,柴胡8分,當歸8分,赤芍8分,防風8分,木通5分,車前子5分,荊芥5分,黃芩(酒炒)5分,山梔(酒炒)5分,滑石5分,甘草5分,蟬蛻5分。

    功能主治

    痘癥結(jié)痂后,余毒猶盛,壯熱煩渴,胸腹、手足、頭面俱熱,大便秘澀,小便赤澀者;又郁熱不散,赤腫而成癰者;又痘瘡原多潰爛,收結(jié)后,仍作熱作膿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同煎服。

    大便秘者,加酒炒大黃。

    摘錄《活幼心法》卷九《活幼口議》卷十六:大連翹飲別名

    大連翹飲子

    處方

    連翹1兩,瞿麥穗1兩,滑石1兩,車前子1兩,牛蒡子(炒)1兩,紅芍藥1兩,山梔半兩,木通半兩,川當歸半兩,防風半兩,黃芩(去心)1兩半,柴胡(去蘆)2兩,甘草(炙)2兩,荊芥穗1兩半,蟬蛻(去大腳)1分。

    功能主治

    解利心經(jīng)邪熱。主小兒上焦壅熱,口舌生瘡,小便赤澀。以及風熱,丹熱,瘡疹熱,余毒熱。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大錢,水1小盞,煎服。

    風熱、痰熱、變蒸熱、肝熱、大腸熱、癮疹熱,加麥門冬去心煎;丹熱、實熱、血熱、三焦熱、小腸熱、龍帶熱,加大黃及燈心煎;瘡疹熱、麻子熱、溫氣熱、已出證熱、未出證熱,加紫草茸、川當歸同煎;余毒熱、胎熱、肺熱、傷寒后余毒熱、瘡疹后余毒熱,加薄荷煎;項上生核作熱,痄腮熱,癰癤毒熱,加大黃、樸消煎。

    各家論述

    《醫(yī)方考》:是方也,防風、柴胡、蟬蛻解熱于表,表有熱者,自皮毛汗孔而泄;荊芥、牛蒡解熱于上,頭目咽喉有熱者,從口鼻而泄;滑石、木通、梔子、車前解熱于里,里有熱者,導之從小便而泄;連翹去諸經(jīng)之客熱;黃芩去諸經(jīng)之游火;乃甘草者,所以解熱于氣;而芍藥、當歸,所以調(diào)熱于血也。

    摘錄《活幼口議》卷十六《種痘新書》卷十二:大連翹飲處方

    連翹、防風、牛子、荊芥、當歸、川芎、柴胡、梔子、蟬蛻、赤芍、木通、車前、滑石、甘草等分。

    功能主治

    痘后余毒,發(fā)熱赤腫。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種痘新書》卷十二《太占瘖科要略》卷上:大連翹飲處方

    連翹、粘子、桔梗、知母、花粉、甘草、生地、玄參、山楂、丹皮。

    功能主治

    麻疹余毒未盡透,熱退3-5日后又復發(fā)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太占瘖科要略》卷上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犀角(鎊)半兩,車前子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人參半兩,雄黃(研)1兩。制法上為末;取桃白皮10兩、桃符10兩,水3升,煎1升,去滓,煎成膏,和前藥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兒客忤。用法用量每服3丸,桃柳湯送下。摘錄《圣濟總錄》卷一......
  • 《傅青主女科·產(chǎn)后編》卷上:安神生化湯處方川芎3克 柏子仁3克 人參3~6克 當歸6~9克 茯神6克 桃仁12粒 黑姜1.2克 炙草1.2克 益智仁2,4克(炒)陳皮0.9克功能主治婦人產(chǎn)后,塊痛未止,妄言妄見。用法用量加大棗,水煎服。摘錄......
  • 處方柴胡、人參、麥門冬、知母、五味子、竹茹、茯苓、遠志、生地黃、當歸、甘草、黃連(姜炒)。功能主治傷寒虛煩,心悸微熱,四肢無力體倦;又治傷寒6-7日,別無刑g癥候,昏沉不知人事,六脈俱靜者,無脈欲出汗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摘錄《......
  • 處方朱砂2錢,全蝎1錢,人參1錢,白茯苓1錢,天麻1錢,附子(炮)1錢,川芎1錢,乳香1錢,麝香1字,坯子半錢(一方加琥珀)。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功能主治小兒心虛多驚,恍惚不寧,腹痛便青;及吐瀉之后,欲生慢驚。用法用量每服1丸......
  • 《中國藥典》:安神補心丸處方丹參300g 五味子(蒸)150g 石菖蒲100g 安神膏560g性狀為棕褐色的濃縮丸或糖衣丸;味澀、微酸。炮制上四味,安神膏系取合歡皮、菟絲子、墨旱蓮各3份及女貞子(蒸)4份、首烏藤5份、地黃2份、珍珠母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