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條參5錢,銀花2錢,法夏(姜汁炒)2錢,僵蠶(姜汁炒)2錢,肉桂5分(去皮),陳皮1錢,砂仁(姜汁炒)1錢,粉草1錢,生姜3片。
白喉寒證漸重。白見于關(guān)內(nèi),成點成塊,或滿喉俱白,色如凝膏,喉內(nèi)淡紅微腫,時痛時止,頭項強痛,身重,惡寒發(fā)熱、咳嗽結(jié)胸,聲低痰壅,舌苔白而厚,不思飲食,目眩,倦臥,或手足冷逆欲吐,腹痛。
水煎服。
熟地2錢,黨參(去蘆,米炒)7分,肉桂(去皮,另燉)2分,澤瀉(鹽水炒)1錢,白芍(酒炒)1錢,淮山1錢。
小兒隔陽熱癥,火燥舌焦者。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條參5錢,銀花2錢,法夏(姜汁炒)2錢,僵蠶(姜汁炒)2錢,肉桂5分(去皮),陳皮1錢,砂仁(姜汁炒)1錢,粉草1錢,生姜3片。
功能主治白喉寒證漸重。白見于關(guān)內(nèi),成點成塊,或滿喉俱白,色如凝膏,喉內(nèi)淡紅微腫,時痛時止,頭項強痛,身重,惡寒發(fā)熱、咳嗽結(jié)胸,聲低痰壅,舌苔白而厚,不思飲食,目眩,倦臥,或手足冷逆欲吐,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白喉全生集》《不知醫(yī)必要》卷三:參桂飲處方熟地2錢,黨參(去蘆,米炒)7分,肉桂(去皮,另燉)2分,澤瀉(鹽水炒)1錢,白芍(酒炒)1錢,淮山1錢。
功能主治小兒隔陽熱癥,火燥舌焦者。
摘錄《不知醫(yī)必要》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