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幾千年來,中藥作為我國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對于保障人民健康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中藥事業(yè)的發(fā)展,中藥材品種逐漸增多,中藥材市場上以偽充真、以劣充好、真?zhèn)位祀s的現(xiàn)象也逐漸增多,嚴重影響了中藥材的質量、信譽和使用效果。筆者結合自身實踐經(jīng)驗,總結出幾種簡便的快檢中藥材方法。
水試法
1.牛黃:加清水調和,涂于指甲上,能將指甲染成黃色。
2.蘇木:投入熱水中,浸液呈鮮艷的橘紅色。
3.秦皮:加熱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見碧藍色熒光。
4.蟾酥:斷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狀。
5.胖大海:熱水浸泡后膨大呈海綿狀,可達原體積的8—10倍。
6.熊膽:投入清水杯中即可見旋轉并呈黃線下沉而不擴散。
7.番紅花:浸泡于水中,柱頭臌大呈長喇叭狀,水面應有油狀漂浮物,水被染成黃色,不顯紅色,無沉淀,用棒攪動,不易碎斷。
8.乳香:用水研磨形成白色乳狀液。
9.菟絲子:加熱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露出黃色至棕褐色卷旋狀的胚絲。
火試法
1.青黛:用微火燒,有紫紅色的煙霧產生。
2.馬勃:置火焰上輕輕抖動,即可見細微的火星飛揚,熄滅后,產生大量白色濃煙。
3.海金沙:取少量撒于火上,即發(fā)生輕微爆鳴及明亮的火焰。
4.血竭:將本品粉末置于白紙上,用火隔紙烘烤即熔化,但無擴散的油跡,對光照視呈鮮艷的紅色,以火燃燒則產生嗆鼻的煙氣。
5.冰片:點燃后產生濃煙,并伴有火焰。
6.麝香:灼燒時,會產生濃郁的香氣,燃盡后留下白色的灰末。
上述特殊變化的產生都與藥材內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密切的關系,而偽劣者則不具備。另外,傳統(tǒng)經(jīng)驗鑒別方法,也有助于我們快速鑒別中藥材的真?zhèn)?。例如:“馬頭蛇尾瓦楞身“的海馬,羚羊角的“通天眼”,何首烏的“云錦樣花紋”,長有“蚯蚓頭”的防風等,均看而識別之;而黃連、苦參、鴉膽子這類藥材往往以味定之,且越苦越佳;荊三棱和泡三棱則以質感的不同相區(qū)分,前者堅實體重,后者較輕;紅花卻以“臭”為好,等等。
總之,只要我們不斷積累經(jīng)驗,加深對中藥專業(yè)知識的了解,就一定能夠鑒別假劣
中藥材。
摘自:《中國醫(yī)藥報》文/江蘇省鹽城市晌水藥監(jiān)局 陳從根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幾千年來,中藥作為我國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對于保障人民健康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中藥事業(yè)的發(fā)展,中藥材品種逐漸增多,中藥材市場上以偽充真、以劣充好、真?zhèn)位祀s的現(xiàn)象也逐漸增多,嚴重影響了中藥材的質量、信譽和使用效果。筆者結合自身實踐經(jīng)驗,總結出幾種簡便的快檢中藥材方法。
水試法
1.牛黃:加清水調和,涂于指甲上,能將指甲染成黃色。
2.蘇木:投入熱水中,浸液呈鮮艷的橘紅色。
3.秦皮:加熱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見碧藍色熒光。
4.蟾酥:斷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狀。
5.胖大海:熱水浸泡后膨大呈海綿狀,可達原體積的8—10倍。
6.熊膽:投入清水杯中即可見旋轉并呈黃線下沉而不擴散。
7.番紅花:浸泡于水中,柱頭臌大呈長喇叭狀,水面應有油狀漂浮物,水被染成黃色,不顯紅色,無沉淀,用棒攪動,不易碎斷。
8.乳香:用水研磨形成白色乳狀液。
9.菟絲子:加熱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露出黃色至棕褐色卷旋狀的胚絲。
火試法
1.青黛:用微火燒,有紫紅色的煙霧產生。
2.馬勃:置火焰上輕輕抖動,即可見細微的火星飛揚,熄滅后,產生大量白色濃煙。
3.海金沙:取少量撒于火上,即發(fā)生輕微爆鳴及明亮的火焰。
4.血竭:將本品粉末置于白紙上,用火隔紙烘烤即熔化,但無擴散的油跡,對光照視呈鮮艷的紅色,以火燃燒則產生嗆鼻的煙氣。
5.冰片:點燃后產生濃煙,并伴有火焰。
6.麝香:灼燒時,會產生濃郁的香氣,燃盡后留下白色的灰末。
上述特殊變化的產生都與藥材內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密切的關系,而偽劣者則不具備。另外,傳統(tǒng)經(jīng)驗鑒別方法,也有助于我們快速鑒別中藥材的真?zhèn)?。例如:“馬頭蛇尾瓦楞身“的海馬,羚羊角的“通天眼”,何首烏的“云錦樣花紋”,長有“蚯蚓頭”的防風等,均看而識別之;而黃連、苦參、鴉膽子這類藥材往往以味定之,且越苦越佳;荊三棱和泡三棱則以質感的不同相區(qū)分,前者堅實體重,后者較輕;紅花卻以“臭”為好,等等。
總之,只要我們不斷積累經(jīng)驗,加深對中藥專業(yè)知識的了解,就一定能夠鑒別假劣
中藥材。
摘自:《中國醫(yī)藥報》文/江蘇省鹽城市晌水藥監(jiān)局 陳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