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蔗雞

    《中藥大辭典》:蔗雞拼音注音Zhè Jī出處

    《中國新醫(yī)藥》9:11,1954

    來源

    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節(jié)上所茁生之嫩芽。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甘蔗"條。

    功能主治

    主消渴。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

    復(fù)方

    治糖尿病:蔗雞三兩。清水五碗,煎成一碗,不拘時溫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蔗雞拼音注音Zhè Jī英文名sinensin Saccharum出處

    出自《中國新醫(yī)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節(jié)上所生出的嫩芽。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ccharum sinensis Roxb.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我國南方各地常見有栽培植物。

    資源分布:為我國南方各地常見有栽培植物。

    原形態(tài)

    甘蔗,多年生草本。稈高約3m,粗2-5cm,綠色或棕紅色,稈在花序以下有白色絲狀毛。葉鞘長于節(jié)間,無毛,僅鞘口有毛;葉舌膜質(zhì),截平,長約2mm;葉片扁平,兩面無毛,具白色肥厚的主肪,長40-80cm,寬約20mm?;ㄐ虼笮?,長達(dá)60cm,主軸具白色絲狀毛;穗軸節(jié)間長7-12mm,邊緣疏生長纖毛;無柄小穗披針形,長4.5-5mm,基盤有長于小穗2-3倍的絲狀毛;穎的上部膜質(zhì),邊緣有小毛,第1穎先端稍鈍,具2脊,4脈,第2穎舟形,具3脈,先端銳尖;第1外稃長圓狀披針形,有1脈,先端尖,第2外稃狹窄成線形,長約3mm,第2內(nèi)稃披針形,長約2mm。有柄小穗和無柄小穗相似;小穗柄長3-4mm,無毛,先端稍膨大?;?、果期秋季。

    功能主治

    清熱生津。主消渴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0-90g。

    復(fù)方

    治糖尿?。赫犭u三兩。清水五碗,煎成一碗,拘時溫服。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Zhū Lì別名滇錐栗、椎栗來源藥材基源:為殼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剝?nèi)タ偘?,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2800......
  • 拼音注音Bái Zhū Lì Gēn來源藥材基源:為殼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根或莖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儲藏:根全年可采,莖皮春、夏、秋季剝?nèi)?,均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
  • 拼音注音Bái Zhū Mǔ Cài別名對主從神仙、六月雪、白膠墻、母草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陌上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rnia procudens(Drock.) Philcox[Anagalloides procu......
  • 拼音注音Bái Zhū Bí Kǒnɡ別名白側(cè)耳、圓葉蕺菜來源藥材基源: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mnotheca involucrata pei.采收和儲藏:夏季采集,洗去泥沙,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珠樹拼音注音Bái Zhū Shù別名滇白珠樹、小透骨草、透骨香、鉆骨風(fēng)、火炭子、透骨草[云南、貴州]、滿山香、滿天香、洗澡葉、冬綠樹來源為杜鵑花科白珠樹屬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