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豬母菜

    拼音注音Bái Zhū Mǔ Cài別名

    對主從神仙、六月雪、白膠墻、母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陌上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rnia procudens(Drock.) Philcox[Anagalloides procumbens Krock.].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水邊及潮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河北、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

    原形態(tài)

    直立草本,高5-20cm。根細(xì)密成叢。莖基部多分枝,無毛。葉對生;無柄;葉片橢圓形至長圓形多少帶棱形,長1-2.5cm,寬0.6-1.2cm,先端鈍至圓頭,全緣或有鈍齒,兩面元毛,掌狀脈3-5條?;▎紊谌~腋,花梗纖細(xì),比葉長,無毛;萼5深裂,裂片條狀披針形,長約4mm,外面微被短毛;花冠粉紅色或紫色,長5-7mm,管長約3.5mm,向上漸擴(kuò)大,上唇短,2淺裂,下唇開展,3裂,側(cè)裂片較小,橢圓形,中裂片圓形,向前突出;雄蕊4,全育,前方2枚雄蕊的附屬物腺體狀而短小,花藥基部微凹;柱頭2裂。蒴果球形,與萼近等長或略長,室間2裂。種子多數(shù),有格紋?;ㄆ?-10月。果期9-11月。

    性味

    味淡;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濕熱瀉?。荒砍嗄[痛;尿血;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菠菜拼音注音Bō Cài來源藜科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全國各地栽培。性味甘,涼。功能主治滋陰平肝,止咳潤腸。主治高血壓,頭痛,目眩,風(fēng)火赤眼,糖尿病,便秘。用法用量鮮品2~4兩......
  • 《中藥大辭典》:菠菜子拼音注音Bō Cài Zǐ別名刺蒺藜(《滇南本草》)出處《滇南本草》來源為藜科植物菠菜的果實(shí)。化學(xué)成分含蔗糖、棉子糖,水蘇糖。歸經(jīng)入脾、肺二經(jīng)。性味性微溫,味微辛甜。功能主治祛風(fēng)明目,開通關(guān)竅,利腸胃。(性味以下出《滇......
  • 拼音注音Bō Luó Gēn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鳳梨科植物鳳梨的根或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anas comosus(L.)Merr.[Bromeliaco-mosa L.;A.sativus Schult.et Schult.f]采......
  • 拼音注音Bō Luó Pí別名波羅、番婁子、露兜子、地菠蘿、草菠蘿出處本品始載于《植物名實(shí)圖考》,以露兜子為名。云:“露兜子產(chǎn)廣東,一名波羅,生山野間,實(shí)如蘿卜,上生葉一簇,尖長深齒,味、色、香具佳……又名番婁子,形如蘭,葉密長大,抽莖結(jié)子......
  • 《中藥大辭典》:萆薢拼音注音Bì Xiè別名百枝(《吳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論》),赤節(jié)(《別錄》),白菝葜(《日華子本草》),粉萆薢(《本草從新》),金剛、硬飯團(tuán)(《植物名實(shí)圖考長編》),山田薯、土薯蕷(《泉州本草》),麻甲頭(《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