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花魚

    《中藥大辭典》:花魚拼音注音Huā Yú別名

    青脖(《中國經(jīng)濟動物志》)。

    出處

    《滇南本草》

    來源

    為鯉科動物秉氏鱸鯉。

    生境分布

    分布長江上游的干、支流中,如岷江、嘉陵江、雅硥江等處。

    原形態(tài)

    體形長而側(cè)扁。長約20余厘米。頭背部平廣,頭前端較尖,下頜向前突出??趤喩衔唬市绷?。須2對,前對較后對略短,后對長與吻長約相等。眼前上位,距吻較近。下咽齒3行,尖端微彎。鰓孔大,兩側(cè)鰓膜聯(lián)于鰓峽處極接近。鱗中等大,胸部、腹部的鱗片較小,且隱于表皮之下。側(cè)線鱗51~54,側(cè)線較直,向后伸至尾鰭基中軸。背鰭Ⅲ8~9,起點在腹鰭的稍后方,第3不分枝鰭條骨化,基部后緣具細齒。臀鰭Ⅲ5,末端不達尾鰭基。背面青黑色,側(cè)面及腹部白色,體側(cè)鱗絕大部分有一黑色邊緣,在體側(cè)聯(lián)成較整齊的直條紋;頭、背部有分散的小黑點,背鰭、胸鰭、尾鰭微黑。幼魚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魚多在大水面游弋,性兇猛,常捕食其他魚類。

    性味

    《滇南本草》:"味甘,平。"

    功能主治

    《滇南本草》:"食之解諸瘡;燒灰服之,治瘧疾冷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花魚拼音注音Huā Yú別名

    青脖

    英文名flower fish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黑斑條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emachilus nigromaculatus Regan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捕撈。捕得后,除去鱗片、內(nèi)臟,洗凈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滇池近岸及附近小河、水塘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昆明湖、撫仙湖等處。

    原形態(tài)

    黑斑條鰍,為小型魚類,體稍側(cè)扁,體長56-60mm,粗細如手指,背腹輪廓微弓。頭小,口端位,有小觸須3對。眼小,側(cè)上位,距吻端較距鰓蓋后緣為近。眼間隔甚狹,眼徑大于眼間隔。鱗細,不易辨認。側(cè)線鱗125。背鰭11-12,起點距尾鰭基較距吻端為近。臀鰭8,緊接肛門之后。尾鰭平截形。

    歸經(jīng)

    心;肝經(jīng)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補肺腎;益精;止嗽。主補肺腎;益精;止嗽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食,適量;或煅研為末。

    各家論述

    《滇南本草》:食之解諸瘡;燒灰服之,治瘧疾冷癥。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ěi Xì Xīn別名煙袋鍋花、細參英文名Asarum, Chinese Wild Ginger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Asarum heterotropol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 (Ma......
  • 《中國藥典》:北豆根拼音注音Běi Dòu Gēn別名黃條香、黃根、漢防己、防己藤、山地瓜秧英文名RHIZOMA MENISPERMI來源本品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 的干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除......
  • 拼音注音Běi Fēnɡ Cǎo別名毛繡球防風、銀針七、燈籠草、樓臺夏枯草、白風輪菜、白花仔、白菜匙、糖雞草、野芝麻、貓 耳朵草、節(jié)節(jié)花、老虎花、白 骨九蘇、白花茶匙紅、白花塔仔草、金線薄荷、白花草、鼠尾癀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白絨草的......
  • 拼音注音Běi Yú Huánɡ Cǎo別名鉆之靈、小瓠花英文名seed of Siberian Merremia出處始載于《中國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北魚黃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rremia sibi......
  • 拼音注音Běi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除去雜質(zhì)。性狀本品呈圓柱狀,細小,長3~4mm,直徑不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