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豬鬃鳳尾蕨

    拼音注音Zhū Zōnɡ Fènɡ Wěi Jué別名

    還陽草、豬毛草、金雞尾、鋸鋸草、鳳尾蕨、細鳳尾草

    英文名Bristled Brake出處

    始載于《蕨類名詞及名稱》。

    來源

    藥材基源:為鳳尾蕨科植物豬鬃鳳尾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teris actiniopteroides Christ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2000m的山坡草地、灌木林下、巖壁上或舊墻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面及陜西、河南、湖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植物高20-40cm。根莖短而直立,密生棕黑色線形鱗片。葉紙質,簇生,二型;營養(yǎng)葉柄長3-8cm,棕色或栗褐色;葉片寬卵形或倒卵形,長8-24cm,寬5-15cm,先端尾狀,單數一回羽狀;側生羽片通常2對,對生,線形,長5-20cm,寬3-4mm,邊緣有小尖齒,第1對常為3-4叉狀深裂;葉脈羽狀,側脈二叉或不分叉;孢子葉柄長5-14cm;葉片卵形至倒卵形,長8-24cm,寬6-16cm,單數一回羽狀;側生羽片2-5對,線形,長7-20cm,寬約2mm,僅在不育部分有小尖齒,下部的2-3叉或為5叉狀深裂。孢子囊群線形,沿葉脈分布;囊群蓋線形,膜質,全緣,灰白色。

    歸經

    肺;胃;膀胱經

    性味

    苦;淡;驚

    功能主治

    和胃止痛;利水消腫;止咳祛痰。主咳嗽痰多;胃脘疼痛;痢疾;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的功能。用于痰咳、痢疾。胃炎、腹痛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倒生草來源禾本科白草根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以根狀莖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西北、西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熱涼血,利尿。主治急性腎炎尿血,鼻衄,肺熱咳嗽,胃熱煩渴。用法用量5~8錢。摘錄《全國中......
  • 《中藥大辭典》:白草莓拼音注音Bái Cǎo Méi別名三匹風、野楊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藥》),白泡兒、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藥選》),只大薩曾(藏名)。出處《云南中草藥選》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采集全草,洗凈,切段......
  • 拼音注音Bái Yào別名白藥草烏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無距賓川烏頭的塊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onitum duclouxii Levl.var.ecalcaratum Fletcher et Luener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挖塊根......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藥子拼音注音Bái Yào Zǐ別名白藥脂、盤花地不容、山烏龜、金線吊烏龜[廣東、湖南]、金線吊葫蘆[江西]、金絲吊鱉來源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頭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 [S. ......
  • 拼音注音Bái Hé Huā Lù別名白蓮花露(《隨息居飲食譜》)。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花蕾蒸餾所得的芳香水。功能主治清暑,涼營。治感受暑邪,煩熱口渴,喘嗽痰血。①《金氏藥帖》:“治喘嗽不已,痰中有血。“②《廣和堂帖》:“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