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豬肚木

    拼音注音Zhū Dǔ Mù別名

    山石榴、跌掌隨、老虎刺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刺魚骨木的葉、根及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nthium horridu Bl.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摘葉;夏、秋季采剝樹皮;四季均可挖根切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疏林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

    原形態(tài)

    具刺灌木,高2-3m。小枝圓柱形,被土黃色柔毛;刺對生,長3-30mm,莖直而銳尖。葉對生;葉柄長2-3mm;托葉長2-3mm,被毛;葉片紙質(zhì),卵形、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2-5cm,兩面無毛或在下面沿中脈被疏長毛。花具短梗,腋生,單朵或數(shù)朵簇生于葉腋,長約8mm,直徑約5mm,有杯狀小苞片承托;萼筒倒圓錐形,先端具不明顯的波狀小齒;花冠白色或帶黃毛,裂片5.銳尖;雄蕊5,生于冠筒喉部;花柱伸出。核果單個或雙生,扁球形,長15-25mm?;ㄆ?-6月,果期5-9月。

    性味

    淡;辛;寒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活血解毒。主痢疾;黃疸;水腫;小便不利;瘡毒;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Zhī Má別名白油麻(《近效方》),白胡麻(《綱目》)。出處《本草衍義》來源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白色種子?;瘜W(xué)成分種子含水分5.42%、油量52.75%、蛋白質(zhì)22.69%、粗纖維7.57%、糖類6.30%、灰分5.25%。......
  • 別名紫威靈來源菊科白腳威靈Vernonia squarrosa (D. Don) Less. var. orientalis Kitam.[V. teres auct. non DC.],以根入藥。生境分布云南、貴州。性味苦、辛,微寒。功能......
  • 拼音注音Bái Fù Jǐn Jī別名箐雞肉英文名Lady Amherst pheasant出處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雉科動物白腹錦雞的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rvsolophus amherstiae (Leadu......
  • 《中國藥典》:白芍拼音注音Bái Sháo別名芍藥英文名RADIX PAEONIAE ALBA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頭尾及細(xì)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
  • 《中藥大辭典》:白芥拼音注音Bái Jiè別名胡芥(《蜀本草》),蜀芥(《綱目》)。出處《唐本草》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莖葉。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原形態(tài)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莖較粗壯,高達(dá)1米,全體被稀疏粗毛。葉互生;莖基部的葉具長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