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銀葉樹

    拼音注音Yín Yè Shù別名

    大白葉仔。

    英文名Coastal Heritiera出處

    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

    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銀葉樹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岸,為熱帶海岸紅樹林的樹種之一。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銀葉樹 常綠喬木,高約10m。樹皮灰黑色,小枝幼時被白色鱗秕。葉互生,葉柄長1-2cm;托葉披針形,早落;葉片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橢圓形或卵形,長10-20cm,寬5-10cm,先端銳尖或鈍,基部鈍,上面無毛或近于無毛,下面密被銀白色鱗秕。圓錐花序腋生,長約8cm,密被星狀毛和鱗秕;花紅褐色;萼鐘狀,長4-6mm,兩面均被星狀毛,5淺裂,裂片三角形,長約2mm;雄花的花盤較薄,有乳頭狀突起,雌雄蕊柄短而無毛,花藥4-5個在雌雄蕊柄先端排成一環(huán);雌花的心皮4-5枚,柱頭與心皮同數且短而下彎。果木質,堅果狀,近橢圓形,光滑,干時黃褐色,長約6cm,寬約3.5cm,背部有龍骨狀突起。種子卵形,長2cm?;ㄆ谙募?。

    性狀

    種子油含錦葵酸(malvalic acid)53.7%,蘋婆酸(sterculic acid)12.4%及二氫蘋婆酸(dihydroxterculic acdi)。

    歸經

    大腸經

    性味

    甘;澀;平

    功能主治

    澀腸止瀉。主腹瀉;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種子用于腹瀉、痢疾。嫩枝可作牙刷,因其含鞣質,對牙齦有益。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背葉根拼音注音Bái Bèi Yè Gēn別名白膜根、白樸根(《嶺南草藥志》),野桐根(《閩南民間草藥》)。出處《嶺南草藥志》來源為大戟種植物白楸的根。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白背葉“條?;瘜W成分含酚類、氨基酸、鞣質、糖類。性味......
  • 拼音注音Bái Bèi Yè別名三條筋、三根筋、香葉、糯葉(《貴州草藥》),湄潭臺烏(《貴州藥植目錄》)。出處《貴州草藥》來源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的根和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山間灌木林中。分布四川、云南、貴州、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喬木或灌木......
  • 拼音注音Bái Bèi Xiǎo Bào Chūn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白背小報春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imula hypoleuca Hand.-Mazz.[P.forbesii Franch.subsp.hypoleuc......
  • 拼音注音Bái Bèi Yánɡ出處《廣西植物名錄》來源為楊柳科植物銀白楊的葉。春、夏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分布東北、華北、西北以及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喬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絨毛;冬芽圓錐形,有白色絨毛,或僅邊緣有細柔毛。單葉互......
  • 別名駁骨丹、獨葉埔姜、白魚號、白花洋泡來源馬錢科醉魚草屬植物狹葉醉魚草Buddleja asiatica Lour.的全株。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性味辛、苦,溫。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風利濕,行氣活血。用于婦女產后頭風痛、胃寒作痛,風濕關節(jié)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