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野罌粟殼

    拼音注音Yě Yīnɡ Sù Ké別名

    野大煙、山米殼、山大煙

    來源

    罌粟科罌粟屬植物野罌粟Papaver nudicaule L.以果殼入藥。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曬干。

    性味

    酸、微苦,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

    斂肺,固澀,鎮(zhèn)痛。用于慢性腸炎,慢性痢疾,久咳,喘息,胃痛,神經(jīng)性頭痛,偏頭痛,痛經(jīng),白帶,遺精,脫肛。

    用法用量

    1~2錢。

    備注

    (1)本品服用過量可出現(xiàn)頭昏,耳鳴,皮膚出疹,瘙癢,青紫等毒性反應(yīng)。

    (2)變種黑水野罌粟Papaver nudicaule L. var. amurense Busch.以全草及未熟果實(shí)入藥,功效相近。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楮樹根拼音注音Chǔ Shù Gēn別名谷樹子根(《本經(jīng)逢原》),谷木蔃(《生草藥手冊(cè)》)。出處《分類草藥性》來源為??浦参飿?gòu)樹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性味①《重慶草藥》:“味甘,性微寒,無毒?!阿凇稄V西中草藥》:“味微......
  • 《中藥大辭典》:楮樹白皮拼音注音Chǔ Shù Bái Pí?jiǎng)e名谷木皮(《吳普本草》),楮樹皮(《別錄》),谷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濟(jì)總錄》),構(gòu)皮(《草木便方》)。出處《綱目》來源為桑科植物構(gòu)樹樹皮的韌皮部。性味①《藥性論》:“......
  • 《中藥大辭典》:楮皮間白汁拼音注音Chǔ Pí Jiān Bái Zhī別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樹汁、五金膠漆(《日華子本草》),構(gòu)膠、楮樹汁(《綱目》)。出處《本草經(jīng)集注》來源為??浦参飿?gòu)樹莖皮部的乳汁。性味《本草匯言》:“味甘,氣平......
  • 《中藥大辭典》:楮莖拼音注音Chǔ Jīnɡ出處《別錄》來源為桑種植物構(gòu)樹的樹枝。功能主治治風(fēng)疹,目赤腫痛,小便不利。①《別錄》:“主癌疹癢,單煮洗浴?!阿凇毒V目》:“搗濃汁飲半升,治小便不通。“復(fù)方治暴赤眼痛,磣澀者:嫩楮枝去葉,放地上火......
  • 《中藥大辭典》:樗葉拼音注音Chū Yè別名樗木葉(《唐本草》)出處《綱目》來源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葉。性味①《唐本草》:“味苦,有毒?!阿凇毒V目》:“苦,溫,有小毒?!肮δ苤髦巍短票静荨罚骸爸飨疮徑辏L(fēng)疽。水煮葉汁用之?!罢洝吨兴幋筠o典》......